1994年4月4日,这一天是中国试飞学院成立的日子,是他任职试飞学院副院长的日子,是他准备离开中国到俄罗斯留学的日子,同时也是他走完人生之路的最后一天......
在学院成立典礼飞行表演会上,娴熟的飞行技术不应该出现技术失误,他却出现了,在超低空表演时,由于飞机离地面高度太低,造成了机毁人亡事故。38岁的卢军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飞行完毕走下飞机,向我们招手示意......
记得在每次试飞课目中,他都能认真去做,去飞。如飞行失速螺旋课目,就是飞机在空中失去速度,沿螺旋形加速往下坠落。飞机一旦进入这种状况,就很难改出。因此,这一特殊风险课目在我国从未有人尝试过,在国际飞行史上也是一个难以驾驶的课题。
在他的眼力就不知什么是困难,别人不感飞的课目,他总是抢在第一。1993年,芦军赶赴江西地基,开始在国产K-8型高空高速战斗教练机上攻克这个“堡垒”他驾驶战鹰在1.1万米高空,成功地飞正螺旋和倒螺旋78次,成功为我军率先在国产飞机上成功飞出此课目的第一位试飞员。
他离开我们走了,但他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的伟大成绩却永远书写在航空史册上。
他的离去,是中国航空事业的损失,更是我军试飞员的损失,因为培养一个飞行员容易,但要培养一个试飞员,要花多少代价,要花多少心血。对他的死,国家航天部领导在他的追悼会上这样评价:“他的死,是用黄金也换不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