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人80年代初参与深圳特区笋岗路八卦岭段建设
(2017-01-14 00:48:19)分类: 吾乡吾民 |
陆河人80年代初参与深圳特区笋岗路八卦岭段建设
30多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之初,陆河人曾较早参与其中,堪称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拓荒牛”。例如,深圳重要的东西走向交通要道——笋岗路,陆河人早在其建设之初就已参与其中。
近日,笔者就此事访问了当时的知情者,了解当时的细节故事。罗斌,现为龙华新区摄影家协会会长,陆河县河口镇剑门坑人,其1979年年底来深圳,堪称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
据罗斌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陆河人前来深圳修建深南大道首段,主要是居住在现中信城市广场所在地附近,即深圳市委对面,上步三队所在地。稍后又主要聚集在现八卦岭深圳体育馆、市二医院一带,主要为陆河县螺溪镇和河田镇人。此外,田面、巴登、岗厦等地,也是早期在深圳陆河人的主要聚居地。当时在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陆河人还参与了深圳东西向主干道之一的笋岗路八卦岭段建设。当时,陆河人主要是铺设该路两旁的石基,由陆河工人肩扛手提,一块一块铺设而成。那段艰苦岁月,我距今仍记忆犹新。应该说,我们陆河人也是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拓荒牛’。”罗斌回忆说。
据悉,笋岗路始建于1981年,后来又经多次加筑和延长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其为深圳经济特区东西向客运主通道之一,乃双向6车道加下沉式非机动车道。笋岗路西起彩田路,东至文锦路。沿途与原特区内多点重要南北走向道路交汇,包括:莲花路、彩田路(起点)、皇岗路、泥岗路、华富路(黄木岗立交)、上步路、红岭路、宝安路、宝岗路、洪湖路、人民公园路、人民路、文锦路(雅园立交),高峰期车流量密集。据了解,当时陆河人主要是修筑了笋岗路黄木岗笋岗桥路段两旁的路基,该段经过八卦岭深圳体育馆。
1980年底,河田建筑队(现属陆河县,当时属陆丰县)在队长罗娘涛的带领下,约有30-40人前来深圳参与特区建设。后来,他们与拿下修筑笋岗路工程的中核华泰公司达成协议,由河田建筑队负责铺设该路两旁的路基。“现在八卦岭深圳体育馆对面的长城大厦,当时是中核华泰公司的沥青厂,陆河工人们则住在现八卦岭深圳体育馆位置。这个地方,当时还没有建体育馆,是一片荒芜的田地,原是农田,后为砖窑。银湖水从这里流过,再往现在华强北方向流去,然后出海。”罗斌回忆说。
据罗斌回忆,后来基建工程兵过来对八卦岭工业区进行三通一平,建设标准厂房。“当时,八卦岭全是丘陵,基建工程兵们进行推土,把小山头铲平,然后往四周的坑、沟填平。现在八卦岭深圳体育馆也是其填土的地方。”
罗斌说,当时他主要是贩运木柴和沙石,而其他在该处的陆河老乡,除了从事基建工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从事搭棚寮工作。“早期基建工程兵住的棚寮,基本都是陆河人搭的。陆河工人手艺好,搭的竹棚寮非常结实,而且速度也快,所以深受欢迎,附近哪里有人要搭竹棚寮都来找陆河人。后来,现陆丰大安的人跟着过来,也干这个。”他表示,陆河人在深圳从接触木工之类工程开始起步,然后沿着对装修的认识深入慢慢转型接土木工程,最终走向“中国建筑装饰之乡”。
2016年11月27日于深圳
欢迎关注“幽壹”的微信公号:youciyishuo
,也可搜索“幽此壹说”。新浪微博:@幽壹
前一篇:摘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