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元月·陆河“万亩梅园”赏梅之旅

(2015-01-20 22:45:45)
分类: 口水

2015年元月·陆河“万亩梅园”赏梅之旅

 

2015年元月·陆河“万亩梅园”赏梅之旅】

 

又是一年梅花盛放时!2015117日早上,我和广东省政协委员彭伊娜、深圳新闻网总编辑王尧、晶报记者赖犁、香港《文汇报》记者郭若溪等一干朋友,在彭及衍、彭成全等陆河老乡的带领下,从深圳出发,赶回陆河“万亩梅园”赏梅。

 

当日中午12点多,首站抵达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地区。上世纪20年代,该地在彭湃、杨琪珊等人的带领下,成为全国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斗转星移,80多年后的今天,这片群山环绕、数县交界的土地,现在已经没有常住居民了,已全部迁到新田镇或陆河县城等外面地区去了。因为该地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所以近年成为陆河人野炊的好地方,里面还有几家农家乐,吸引许多人前往游玩。当天中午我们在当地农家乐吃完午饭后,又参观了当地气势磅礴的“先烈纪念园”。该烈士陵园位于激石溪正中位置的一座小山处,依山而建,视野开阔,万山来朝,显得非常有气势。

 

17日下午,我们前往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该村种植有数千亩成片的梅林,是陆河有名的梅乡。经陆河骑行会牵头,汕尾磨坊当天在该村举办年会,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粤东等各地骑友500多人参加。据说,当天陆河县东坑镇共光村和水唇镇罗洞村梅园都发生了大塞车,今年赏梅高峰期,每天多达四五万人和四五千辆车前往。在我们前往罗洞的途中,一路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很多,甚至也被小塞了一阵。幸好有罗洞村村民组成的志愿者在维护秩序,沿路指挥交通,才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

 

对于罗洞村来说,这天堪称是其有史以来最为热闹的一天。当天,这个位于边远地区的小山村,一下子涌入了数百辆车和数千人,真是人声鼎沸。当晚,磨坊汕尾在罗洞村举办由骑友们自导自演的晚会,吸引了许多村民围观,热闹非凡。此外,罗洞村今年还举办梅花摄影大赛,而且还专门另外设置了手机组的比赛,也吸引了许多人参与。

 

虽然到达罗洞村时已近黄昏,但是有不少从各地前来赏梅的人,仍在抓紧欣赏和拍摄。踩着落日的余辉,我们也到梅园中走了走。有意思的是,我在梅树下还偶遇老同学谢锦洪,他也带了一批深圳龙岗区的朋友回来赏梅。据了解,在珠三角的陆河人,每年都有许多人会带同事或朋友回来赏梅。多年来,几乎每个陆河人都是陆河梅花的推销员,而陆河梅花正是靠着这些口口相传的口碑宣传,知名度正在逐年扩大,成为珠三角民众的赏梅胜地。

 

当晚,我们赶回陆河县县城河田镇居住。对于陆河梅花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酒店住宿问题,存在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今年,在梅花盛开的高峰期那几天,好一点的酒店早就爆满,早早显示无房可订。对于这个问题,希望陆河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看能否尽快解决。例如在梅园所在的村子发展“民宿”,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其实我都想在梅乡住上几天,那里的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值得一住。

 

因为赏梅的最佳时机是早上太阳初升时,所以次日一早,我们5点多就起床了,6点从河田镇出发,7点赶到罗洞村。然后,沿着一条小路,从罗洞徒步到共光村。据了解,这条小路大概长3.5公里,全程基本没有徒坡,沿路全是梅花,一路风景,如诗如画,景色非常漂亮。这条小径已铺成约一米宽的水泥硬底路,所以走起来很舒服,沿途有几个已经荒废的小山村,一座座断壁残垣,诉说着往昔的岁月。空谷幽幽,鸟声阵阵,水声潺潺,走完这条梅花小径,也就洗涤了自己的心灵。

 

最近几年,我几乎每年都会回陆河赏梅,对于共光村梅园已非常熟悉了。而今年最大的收获,则是徒步走了从罗洞村到共光村的这条小路。原来,共光村与罗洞村是相邻的,而且两村的梅花是连片的,而连接两村的这条小路,我认为可以取名叫“梅花径”,其沿途风景之优美,则堪称是广东省最美的徒步路线之一。

 

在我看来,陆河“万亩梅园”不单是指东坑镇共光村梅园,而应该包括与之相连的水唇镇罗洞村。如果说共光村梅园是个粗犷的帅大叔,那罗洞村梅园则是婉约的小女孩,双方各有特色,可互为补充,而那条连接两村的“梅花径”则可成为徒步休闲的路线。

 

我们一行由118日下午5点多开始返深,于当晚回到深圳,结束了此次陆河“万亩梅园”赏梅之旅。尽管有点累,但是此行还是收获满满的。(Q33079930

 

 

 

幽壹

2015120于深圳

 

欢迎关注“幽壹”的微信公号:youciyishuo  ,也可搜索“幽此壹说”。新浪微博:@幽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螺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