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牯坑
(2014-11-22 22:42:03)
标签:
情感 |
分类: 吾乡吾民 |
石牯坑
石牯坑,它源于火山嶂山腰处,沿途汇流许多小山泉。因为这条小溪沿途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乎排满了整条溪流,溪水不时在石头缝中穿插,所以其被当地村民称为“石牯坑”。“坑”,在客家话中并不是洞的意思,而是指小溪流。因此,“石牯坑”就是“石头溪”的意思。
对于我来说,石牯坑存留有我太多的童年美好回忆了。可以说,我小时候就是在石牯坑长大的。当时,无论是在上学之前,还是在上学之后,我都长年与石牯坑为伴,它堪称是我童年成长的摇篮。
如果往大里说,石牯坑与石禾町村人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其堪称是石禾町村人的“母亲溪”之一,与另一条“石滘坑”一起,灌溉了石禾町村的绝大多数农田。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条溪流,就没有石禾町村,也自然不会有石禾町村人。
小时候,我家吃的谷子要靠石牯坑的水浇灌;喝的水要靠妈妈到石牯坑挑;洗澡洗衣服用的水也要靠石牯坑。可以说,我家每一天的生活都与石牯坑分不开。直到现在,绝大多数石禾町村村民,日常生活用水也都是依靠从石牯坑源头拉来的“自来水”。这在方便村民的同时,却导致石牯坑水量大为减少,经常断流。
说到这条带“石头”名字的小溪,可真是名副其实,其整条溪从上到下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小时候,最喜欢到这条小溪去玩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村里的男子们,不分长幼,都喜欢到溪里的大水坑“洗身(洗澡)”。旧时,每逢端午节的时候,许多石禾町村的村妇会到石牯坑挑“午时水”,回去饮用。而村里的男子们,则在正午的时候,到石牯坑去洗“午时水”,高峰的时候,整条坑(溪)都挤满了人。
旧时村人们在石牯坑中段的地方,用石头垒建了两个陂头,供村妇们洗衣服之用。客家人说的陂头,就是把水堵起来的小水坝,水满的时候可以漫过陂顶,它可以蓄水。每天早朝,这些陂头人头涌动,挤满了前来洗衣服的村妇。她们边洗边聊天,你说一句我答两句,叽哩呱呱的谈话声、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揉搓衣物的捣水声……在初升的朝阳下,汇成了一曲亮丽的晨曲欢歌。
当然,石牯坑并不总是如此的温柔可爱,假如连降暴雨引起山洪爆发,那它就将变换成另外一副狰狞的面容了。咆哮的山洪,夹杂裹挟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和泥山,顺势而下,浩浩荡荡,大有万夫莫当之势。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村人不小心被卷入其中,将会被冲到螺河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旧时石禾町村人的先祖五百多年前选择在此建基立业之时,已经考虑到防洪问题,所以把房子建在村中地势较高处。因此,不管石牯坑的山洪如何摧枯拉朽,都很难侵袭到石禾町村人的房屋,至多只能损毁临近坑唇(溪边)地势较低的一些田地。
随着村民日益牵引源头的水作“自来水”和陆河县城北环公路北段的建设,以及村民们不再耕种以至溪道日渐荒芜,所以石牯坑现在基本已经等于被废掉了。只有待下大暴雨的时候,其才作为排泄山洪的沟道,继续发挥自古以来的作用。(QQ:33079930)
幽壹
2014年9月21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