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客会”不能满足于过去而要注重发展

(2012-06-20 02:24:28)
标签:

石壁村

世客会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客家卫星电视台

杂谈

“世客会”不能满足于过去而要注重发展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这句话说的是中国三大民系迁移始迁地之中的两个地方,其中石壁村是世界上大多数客家人族谱所记载及认同的始迁地,相信许多客家人的族谱里,会写到:祖先从福建石壁下辗转迁移而来。在这个背景下,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将于2012年11月在“石壁村”所在的福建三明市举行。三明也因为“石壁村”而号称是“客家祖地”。

    如今距这次客家盛会的召开,已不到半年的时间了,在此,笔者想再谈谈对“世客会”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它起于1971年,第一届在香港举行,现在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与客家相关的城市举办一届(近年来,每年举办一届)。

    时光匆匆,世客会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41年的历史,共举办了24届,且很快就将召开第25届了。客观来说,这四十多年来,世客会对推动世界客家人的团结,凝聚世界客家人的力量,起到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世客会也越来越显得老态龙钟,并在现实运维中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世客会接下来的传承和发展,所以亟需解决。

    近年来连续三年,分别在广东河源、广西北海,以及接下来的福建三明召开三届。如此频繁地年年召开,一年一届,会不会开得过于频密了?世客会真的有必要这么频繁地召开吗?笔者认为,还是不要如此频密的好。

    记得,笔者曾于2010年11月,前往广东河源观摩第23届世客会。据笔者的现场观察,发现尽管世客会表面上开得越来越隆重,越来越奢华,可是大多只停留于表皮,过于追求场面上的好看,并且绝大多数是在老调重弹,一届又一届,说来说去还是那点东西,实际上并没有沉淀下多少真正有利于推动客家向前发展的东西。

    在世客会上,来来去去也都是那些老面孔,谈来谈去大多也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并不是说不要这些东西,但不能全部都是这些东西),例如客家人起源、客家人迁移过程、客家人的血统等等。实质上,世客会对于如何发展客家文化,如何推动客家文化走出去,却鲜有提及。

    例如,世客会对于创办在现代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客家卫星电视台(大陆),以及创作和推广客家流行音乐(大陆),却鲜有提及,更别说将其列入重要议程了。不错,客家电视台、客家流行音乐在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有,可是在客家的大本营,占据世界客家最多人口的中国大陆,却连影子都见不到(潮汕的潮声卫视早已上线,更别说广府民系数不清的白话台了)。如果大陆长期没有客家卫星电视台、客家流行音乐,那对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是十分不利的。

    许多普通的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后生人,早已看出这一重要问题。可惜这些人往往在论资排辈的世客会上说不上话,发不出声。而真正能够说得上话的人,又往往或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根本就不重视这一点。因此,使这些本该成为重要议题的话题屡屡缺席。

    假如世客会接下来仍是继续在不断地老调重弹,讲来讲去都是那些“过时”或早已讲烂了的东西,继续崇尚空谈的话,那恐怕很快就将会失去吸引力。如果那样的话,世客会的生命力也将存疑了。

    其实想想也应该知道:一旦老一辈人远去,那大部分年轻人恐怕就不会再对这些古旧的东西感兴趣了。而新鲜的,有活力的客家文化又没有及时去创造和推广开来,那接下来客家将以什么来凝聚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难道只单凭空洞洞的“客家”二字,而没有任何可被最广泛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的文化载体,就可以凝聚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客家人?这显然很难,并且将会越来越难。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如果世客会要继续维系下去,就必须创造和推广更多的新客家文化,而不是总在那里炒冷饭。客家文化要发展,绝不能只讲历史,而忽视当下的发展问题,必须凭籍世客会的契机,尽快制定一整套翔实完整的客家文化未来发展和推广计划,然后再大力去推动落实它。(QQ:33079930)

幽壹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ouyi009

       幽壹
2012年6月20日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