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心理
(2010-08-28 02:33:16)
标签:
进化论穷人富人书评人类杂谈 |
分类: 书评 |
书评: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心理
近日,看了由湛庐文化新近出品,美国艾伦•米勒和金泽哲合著,吴婷婷翻译的《生猛的进化心理学》一书。感觉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但是观点却挺独到的:用“进化论”的理论去谈论和解释人类一些的心理及行为。
该书主要是采用问答的方式,全书的内容都通过一问一答来展开,共分六大部分几十个小问题。书中的观点主要是对人类一些两性及生育方面的问题,用“进化论”的方式来加以解答,将当今人类的诸多行为归之于原始时期的“进化”自然选择所致。
自达尔文百多年前创立了“进化论”以后,一直有着诸多忠实信徒对其不断加以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因此,后来除了“自然进化论”之外,还产生了“社会进化论”。应该承认,人类的许多行为乃至生理现象,确实是源于原始的“进化”所致。比如说语言能力、思辩能力等。该书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比较浅显的事例,向人们阐述了“进化论”的一些现象和理论。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尽管该书打着“揭发性与性别的全部真相”的嘘头,还在封面上印上“狂流鼻血”的字样,但是实质上全书并没有谈论到什么“性”,绝对与“色情”无关。因此如果有读者单是看了书的封面,觉得颇有吸引力,于是就迫不及待地下手,那就极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被“骗”的感觉。
尽管该书观点奇特,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笔者觉得书中有一些内容完全是牵强附会,作者并无法自圆其说。比如说在正文第3章“生儿育女中的进化心理学(1)”中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穷人家里女儿多?”
作者在书中解答这道题的时候,说是因为穷人如果生儿子的话,会因没钱给他娶老婆而无法繁衍后代,如果生的是女儿的话,则可以通过嫁给富人而继续繁衍后代,从而继续延续家族基因。因此,在“进化”的作用下,导致“穷人家里女儿多。”按照作者的说法则是:“所以父母在各自的经济环境中衡量孩子的性别比例——如果较为富裕,那就要男孩;如果比较贫穷,那就要女孩。”
笔者认为作者得出的上述结论十分荒谬。因为从作者论述中,仿佛孩子的性别可以由父母自由控制,这完全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相符,父母并不能根据需要自由控制孩子的性别。
再者,“进化”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的结果,不可能由一两代人就完成。因此如果要证明作者上述结论是正确的,则必须要求富人的祖宗通通都是富人,穷人的祖宗则通通只能是穷人。这样一代又一代进化下来,才可能出现穷人因为需要,会多生女儿;富人因为需要,会多生儿子的情况。然而我们通过现实生活的观察,可以发现:富人的上一辈极可能是穷人,穷人的上一辈也可能是富人。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上述结论完全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该书通过“进化论”来解释人类心理的观点比较新颖,有其独到之处,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且听之。不过因为其毕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己,所以万万不能看了之后以为事实真的就是如此,要注意甄别书中的荒谬观点和理论。(QQ:33079930)
幽壹
2010年8月27日于深圳
2010年8月27日于深圳
后一篇:可叹的“汕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