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离“数字城市”还很远
(2010-05-14 00:49:02)
标签:
电信数字城市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建设深圳杂谈 |
分类: 时评 |
深圳离“数字城市”还很远
据2010年5月9日的《深圳特区报》报道,在近期由华为、IBM及深圳电子学会主办的“物联网与城市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透露,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已基本完成覆盖全市范围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65%,互联网人口普及率达到60%,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主要信息化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这显示了“数字深圳”的建设成果已初步显现。
据说,陈副市长还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深圳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产业发展政策,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深圳的信息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目前深圳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深圳市政务内网基本已覆盖到街道办,政务外网已覆盖到社区,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应对金融危机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试问:深圳的“数字城市”建设真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真的是初步显现了么?
根据幽壹的观察,答案完全是一个“否”字!
是否建立了真正的“数字城市”,依据的标准绝不是像陈副市长所列的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多少;也不是互联网人口普及率达到多少,这些都只是表皮而己。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把社会、经济各种信息紧密结合起来,包括市政建设、商业、工业、教育、医疗、交通、人口、环保等各种信息,这样的“数字城市”才有实用性。
幽壹觉得:一个真正的“数字城市”,最重要的应该是在电子政务层面上有所突破,能够让广大市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方便、快捷地处理一些涉公事务。试问现在深圳达到这个目标了没有?深圳现在有多少政务是可以在网络上办理,而不用到办证大厅去处理的?深圳各政府部门有多少具有网上收集市民反馈意见平台的?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利用网络的?
这里所说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部门简单的架设一个网站就了事。事实上,现在深圳的绝大部分政府网站都还只停留在极原始阶段,只不过是建个网站,挂几个简单的网页,基本沦为政府法律政策新闻发布平台而己,其真正能够确实服务市民,方便市民的地方并不多。
可以说,“数字城市”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电子政务是否具有高水准。“数字城市”建设绝不是简单的将各政府部门披上“互联网”外衣那么简单,而应该是从制度上有创新,在组织架构上有突破,从而形成一种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圳在电子政务方面开展得很一般,并没有涌现出什么有创新思维的东西,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切还是停留在原来的阶段。
总之,幽壹认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城市”,市民们可以便捷地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种种好处,可以由此引发城市生活方式的大变革,让网络真正深入到市民们生活的每一细节,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深圳目前实在还难以称之为“数字城市”。从陈副市长前述所提到的那些论据来看,现在的深圳至多只能称之为是一个有较多人上网的城市而己,距真正的“数字城市”尚有不止一光年的距离呢!(QQ:33079930)
幽壹
2010年5月12日晨于深圳
2010年5月12日晨于深圳
后一篇:为什么又是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