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壹
幽壹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19
  • 关注人气:1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关注当代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

(2006-12-21 01:46:49)
分类: 时评
请关注当代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

    新年未至,那些本须等到2007年夏天才真正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就已经陆续开始走出校园里四处找工作了。虽然还有不少2006年毕业的应届学生仍未找到工作,但是一股新的就业大军却又以潮水般涌来,且基本上全部都是挤向东部沿海大城市,尤以京沪广深四大城市为多。不过市场上可能2006年的毕业生都还没全部“消化”完,就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看来就业压力肯定将越来越大了。

    农民伯伯们常说:“谷贱伤农”。其实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道理也同这个差不了多少啊!以前的大学生人称“天之娇子”,现在则有些连民工还不如。随便去上人才市场上逛一圈,那些招聘单位一开口报价基本上全都是一千或八百起薪,且不包吃住。就这么点钱确实很让那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左右为难。不去做吧,又实在找不到其它好一点的工作了。去做吧,则忙活一个月下来,所得的报酬还不够房租与饭钱,更别提还有那公交费、通信费等日常生活费用。

    记得早前还看到一则新闻上说:有超过7成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愿意零薪酬就业,即白给企业单位打工,一分不拿,一文不领。个人在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真是既震惊又感叹!真想不到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们,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真的比“民工”还不如。民工们都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却为了一个所谓的“工作机会”,为了积累所谓的“工作经验”,而心甘情愿地接受什么“零薪酬”(即白帮企业老板打工)。

    在为他们感叹之余,我也有点气愤。因为这些所谓零薪酬的人这样作法,不仅是对自己的劳动不尊重,也是对其他大学生劳动的不负责任。因为这必将进一步打乱劳资市场,使原本就已低无可低的大学生劳动价值进一步贬值。总之无论是于人于己,这都应该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幸好后来有关劳动部门出来说话了,说这是违返劳动法的事,任何企业都不能这样做。劳动拿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绝不能为“工作”而“工作”啊。劳动不给报酬,绝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这还是对人的一大不尊重,甚至是一种侮辱。所以个人觉得绝对应该及时叫停这类做法。

    如果有其它的路可走,谁又愿意帮别人白干活呢?我相信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那些应届大学生们也绝不会走这步棋。所以我对他们的遭遇持以深深的同情与理解。

    这些刚刚踏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所要面对的竞争可实在是太过激烈了。据说,2002年才有150多万大学毕业生,才短短三四年间,2006年己高达到450多万,2007年则据说将会有500多万。一下子翻了几翻,增加了如此之多,而就业职位的数量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因此,原来一个人的职位,现在要三四个以上的人来抢,造成就业紧张也就丝毫不奇怪了。所以这些大学生应该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会这样做,因为总不能老是在家里闲着吧?

    个人觉得这些大学生其实很无辜,也很无奈,因为他们正在为教育部当年的一项错误政策、错误变革而买单。他们在集体地用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在为这次所谓的“扩招”而交学费。他们也于不知不觉当中,成了这个社会变革的“牺牲品”,并为此而付出那些生命中最艳丽的时光。何以竟忍心让这群年轻人用柔嫩的双肩去承受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何以竟然要年轻的他们来为这些教育政策上的巨大“失策”而作“无私”的牺牲呢?
  
    现在他们都在流传着什么:“毕业即等于失业。”想想这些应届大学生,他们的处境也确实很艰难。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找不到工作的日子里,连饭都混不到来吃,且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里、亲戚、朋友、社会等各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巨大失业压力。远大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间的巨大落差,造就了当代大学生们身上普通存在着“失落感”,这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这也就难怪近年来,一再传来青年大学生轻生的消息了。

    如今关于大学生卖肉、研究生当保姆之类的新闻不时传来,可见他(她)们也早己逐渐接受了这个社会现实。所以如果现在谁还只是端坐在家里,一边做高高在上般的姿态,一边只会从嘴里冷冷的嘣出一句什么“他(她)们太放不下身段,以致高不成低不就”的话来,那就显得有点不够厚道了。请问,还要他们怎么放低身段?难道真的非要让他们去洗厕所或到去扫大街才叫“放低身段”吗?

    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早已是当今社会一个影响极大、受牵扯范围极广的“社会问题”。如果政府不及早出台政策,真的很怕最后会出大问题。毕竟这里边牵涉到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试问谁家没有孩子呢?或谁家没有亲朋好友呢?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打马虎的小问题。

    这是事关整整一代人的问题;这也是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的问!所以个人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完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最终形成大学生们良性的就业机制。不然不仅2007年的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大潮立马就要来了,而且2008年、2009年……应届大学生就业大潮也将很快随之而至。请不要等问题一而再,再给三地累积堆高,并最终爆发出来后,才来去想解决的方法。

    最后,个人谨在此祝那些即将毕业或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朋友们:“前路走好!”(QQ:33079930)


         幽壹
2006年12月21日晨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