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小说]《年轻的梦》(七)

(2006-11-27 18:00:21)
分类: 小说

本故事源自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原创小说]《年轻的梦》(七)

 

于边走走聊之间,小天已随着小朱来到了三楼靠左边的一个档口。这个档口跟其它的档口没什么两样,也就四五平方米左右吧,档主同样在里边摆满了货物。

 

“钟叔,你早啊!哈哈,近来生意还不错吧?”小朱远远地就跟档主打起招呼来。

 

只见档主是一个四十出头的男子,头有点秃,也许是用脑过度的缘故。理着个很短的平头,从外表一看就知道是很个精明的汉子。小朱刚才在路上跟小天说过,这个“钟叔”是小朱的一个远房亲戚,好像是小朱什么八大姨七二姑的表哥来的,总之绕来绕去很复杂,小天只知道按辈份小朱得管他叫“叔”。至于他的全名,连小朱也说不太清楚,只知道大家都叫他“老钟”,于是小朱就顺势管他叫“钟叔”。

 

小朱刚才在路上偷偷告诉小天,在他自己出来做生意的这段日子里,许叔在各方面都照顾了他很多。

 

“噢,是小朱啊!哪里哪里,这才刚刚开门呢,你今天又这么早的啊!哈哈,你那边生意还不错吧?”从档口里边传来一阵洪亮的男声,看起来钟叔也是一个极豪爽的人。

 

只见他边说着边不知从哪里摸出两张小板凳,轻轻地放在档口前边,招呼他们坐下。然后又分别倒了一杯水给他们,然后又忙开了。这个档口虽然窄小,但在档主的精心打理下,却摆得相当精致,并不像旁边的大多数档口那样使人感到太过压抑。

 

“呵呵,我那哪能叫生意啊,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就这还要靠钟叔你们大家伙多多照护着才行那。”小朱笑着用十分客气的口气说道。

 

“哈哈,你这小鬼,就是嘴甜。大家都是自己人,就都别这么客气啦。”钟叔轻轻地摇了摇右手说。

 

“对了,这位小哥是?”钟叔扫了一眼小天,又接着问道。

 

“这个是小天,我的初中同学,大学生来的,刚刚从学校出来不久,才来G城没几天呢。”小朱忙介绍着说:“他现在在我那边住着,今天见他没什么事情,就叫他过来走走。”

 

“啊哈,原来是大学生啊!难怪看起来就一脸斯文相,跟咱们这些粗人就是不同啊!”

 

小天听了后忙笑着叫了声:“钟叔,你好。你可别这样说,还是你们自己做老板好啊。呵呵……”

 

“好什么好啊,凑合着过啦!”钟叔虽然跟他们在闲聊着,但是手里的活却也没停,依然在忙活着什么。

 

接着他们就随便拉了下家长里短,主要是小朱跟钟叔在聊一些最近在打马铺的螺郡老乡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什么东家某某又招人了啦,西家某某生意不好啦之类的事情,有点八卦。

 

原来在G城打马铺这个中药材大批发市场里边,聚集了不少来自螺郡的人。这些人大多都自己开档,然后又售用一些来自螺郡的人帮忙看档或进出货。因为大家都是同乡的关系,平时都有互相联络一下,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尽量互相照应着。这些都是螺郡的传统,螺郡人都喜欢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总之大多数螺郡人在外面都表现得很团结,有事尽量会相帮。所以螺郡又有“同乡出门三分亲”的说法。

 

对于这些,出来这么多年,小天可谓感触良多。在异地它乡的时候,每每遇到来自螺郡的老乡,当那熟识得不能再熟识的“螺郡话”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他总是倍感亲切,仿佛遇到了亲人一样激动。

 

这里还要特意提一下那独特的“螺郡话”,出来这么多年,小天发觉“螺郡话”真的很特别。无论他走到哪个城市,他都可以很清楚地分辩出谁是谁不是螺郡人,这唯一标识就是看人家会不会讲“螺郡话”,因为那是一种唯有螺郡人才能运用的独特方言。尽管螺郡话也是属客家话的一种,但又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客家话,可谓天字号独此一家。

 

小朱小天他们跟钟叔聊了一会天后,小朱就掏出一张进货单交给钟叔,交待他按单上所列拿货。然后小朱就带小天去上下楼各个档口逛去了,说是带他去跟那些螺郡老乡打一声招呼。在这个市场那些来自螺郡的老板小朱全部都认识,且基本上都很熟识。据小朱说,那些同乡对他也都很照顾,能帮到忙的都会尽量帮着他。

 

小天跟着小朱这家看看那家问问,很快就楼上楼下转了一大圈。他们正在逛着的时候,小天有点不解地问小朱道:“你早上不是说要早点回去开门营业的吗?怎么还到处走来走去的啊?”

  

(长篇连载,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