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显赫的客家学与凋零的客家音乐
都说“客家学”是近年来民族民系研究当中的“显学”,在下看来,此言实不差也。如幽某虽远在不是客家人聚集地的上海,却仍颇能感受到那阵阵的“客家学”热浪。
记得当年还在上海的时候,有时候会去福州路那边的书城书店走走看看,无论哪家书店,也不论大小,总是能很轻易地找到几本崭新与客家相关的书作。在这里边,有名家的“巨著”,也有无名小卒的潦草涂鸦。
由此再联想当这两年来,我在广州、深圳等地的书店、书城之所见所闻,确实不得不惊叹今之“客家学”的“显赫”啊。例如在广州荔湾医院对面的那个不大不小的书店里,人家还把某本最新出版的“客家书藉”放在最显眼的当口。
“客家学”成为“显学”固然是好事,然而让人觉得可惜的是,这些所谓的“研究书籍”当中,却大多数大同而小异,“文抄公”居多。有些内容甚至是几十年前这样写,几十年后仍是只字不改的照搬进来,总之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不多(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部分书籍部分观点确实不错)。单就我所见过的不下三十种不同书籍来看,很大一部分就是内容基本雷同,至多是随便改改,随便“组装组装”而己。
后一篇:陆河客家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