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口水 |
易中天的走红得易于“三国文化”的深厚积淀
近段时间以来,学者易中天因为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向观众品读三国,得以迅速走红,成为大江南北一时间的风云人物。对于易中天的这种学者不甘于寂莫,亲自走上前台,成为娱乐名人的事件,大家伙一时间议论纷纷。批评他的人说,他这是在媚俗,已经将学者的底线给丢了。捧他的人则说,他这是在做学术普及,将原本高深的东西还为通俗的本原,并使之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对于易中天的走红,个人觉得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好事,是大好事,完全无须大惊小怪。做学术的人,不一定要寂寞,不一定非要困在书斋里,如果出来做娱乐名人的同时,能够将所研究到的东西推销给民众,并使民众乐于接受,那就是成功,那就是好事。有人问渐,总比无人睬问要好得多。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经过易中天的这一次走红,以《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又将在民众间引发一阵普及风潮,对于现今面临欧美日朝等文化入浸的中华文化来说,这完全是一桩好事。通过易中天以及其它学者在《百家讲坛》上的现身说法,已经在民众间形成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被现代文化冲击多年后,中华传统文化又终于有了点起色。
对于易中天迅速走红的原因,人们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他的学术精湛;有的人则说完全是因为他会“说书”,关键是说得好;也有的人将之归功于媒体的炒作。个人认为这些都对,但还有一点也必须认识到,那就是他所讲解的题材。“三国”题材,从来都是中国人们茶后饭余所津津乐道的。三国中的人物,也从小就深入中国男女老少的头脑里。在中国,三国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积淀,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部自己的“三国史观”,这就是易中天能够迅速走红而所必须的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