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锣收金”是啥意思?

(2008-03-10 18:35:03)
标签:

鸣锣收金

北京移动电视

电视往事

咬文嚼字

文化

青歌赛

央视

cctv10

贵阳

分类: 聊聊文化
    今日坐公交车,车上播放着北京移动电视的节目,屏幕下方滚动着字幕,是新闻。其中有一条这样写:“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欧洲区总决赛鸣锣收金。”
 
    忽然感觉有点奇怪。“鸣锣收金”,啥意思?
 
    回来赶紧查资料。
 
    有一个成语叫做“鸣锣开道”,《新华成语词典》的解释是:“旧时官吏出行,仪仗前有人敲锣,让行人回避让路。”
 
    还有一个成语是“鸣金收兵”,解释为“古代打仗,以敲锣为暂时撤出战斗的信号。自己一方锣声响起,就要收兵回营。……后多比喻行动宣告结束,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何谓“鸣锣收金”呢?秀才没有找到这个词的解释,看来不是个成语。根据“鸣金收兵”的意思,“金”是指锣,那么这个成语又是鸣锣,又是收锣,瞎折腾这个锣干什么?当然,“金”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金子、金钱,那么这条新闻是说青歌赛在欧洲公然敲锣收钱吗?
 
    呵呵,不装糊涂了。显然,这条新闻的本意是“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欧洲区总决赛鸣金收兵。”但是,最关键的一个成语偏偏用错了。
 
    其实,这种字幕出错的情况在电视中并不鲜见,有的是像这样的字幕新闻出错,有的则是节目中人物语言字幕出错。
 
    最近北京卫视在播一部介绍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的纪录片《电视往事》,字幕错误在片中俯拾皆是,其中有一处更让我觉得不能容忍。在导演郑晓龙谈电视剧《渴望》的拍摄时,讲到这部戏是多机位拍摄的室内剧,有一句说“三机、四机应该怎么拍,我们谁都不知道”,是说一部戏是由三台、四台摄像机在多个机位同时拍摄,应是“三机、四机”,但屏幕下方的字幕却是“三集、四集”。
 
    这是一部介绍电视的纪录片,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被记录的对象,都是电视从业人员,多机位拍摄是基本常识,难道本片的创作者们不知道吗?如果字幕员不明白,难道编导也不明白?还有层层审查的领导呢?出这种错误,真是不应该。
 
    更为夸张的,近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人与社会》栏目的字幕中,竟然多次将贵阳市写作“贵州市”,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电视人是时候重视一下字幕的问题了。
 
  
    泽秋说我是典型的处女座,爱挑错字。哈哈,今天又挑错了,没办法,处女座就这么点较真儿的劲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