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超级女生的赛事已经如火如荼,小博自去年对超女赛事略有关注以来,不得不发表八大不满性批判(优点暂且不表于此):
超女第一批:
“超女”几乎变“超男”,中性人不断被推上前台;
超女第二批:
更重长相外貌、跳舞搞气氛、性格之类的等等优点,“女声”变“女色”和“男色”;
超女第三批:
虽为娱乐选秀但商业化太浓,幕后爆料的炒作、刻意的包装定型、短信民主带来的金钱选举弊端,无不始女生们疲于练就画外功夫,导致“草根选秀”变成“富人俱乐部”;
超女第四批:
评选规则缺陷大,选举标准飘忽不定,连评委在复活赛摄像机前都能给出挑选晋级者的如此理由:率真;自己唱区的;有活力;可爱……一个专业的声乐人发出非专业化,甚至非公平的评判信息;
超女第五批:
还是评选规则的问题:大众评委制度弊端多。由落选的超女做大众评委在关键晋级的时候来决定谁入围,就好像本科刚刚毕业的小学老师参与博士生入学人选的评定一样可笑和费解。
超女第六批:
不爱惜参赛选手。据“舞美师”传:很多出名的超女被爆出的热料都是天娱和湖南卫视内部提供的。虽然这都是真实材料,但这种只顾节目炒热,而不管年轻姑娘们的名誉和未来人生道路的做法及其不负责任!相信主办者绝不会让自己18岁的女儿在舞台上穿内裤一样长的短裙,甚至作出撩裙动作吧!!!
超女第七批:
“毁”人不倦。在以上逆选择、偏选择的机制下,一些让人痛心的优秀选手的落榜正是主办方故意制造的看点,这也给下届活动留足倍受关注的理由。正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人看”!
超女第八批:
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本届最典型的例子是宁波电视女主持李皆乐的辞职事件。放着好好的儿童节目著名主持人不当(做未来大众心中的偶像不好吗?),小西姐姐偏偏选择走“失业+选秀”这条独木桥,实在是因为选秀的诱惑太大,电视台又不允许主持人参加商业活动。超级女生让人不务正业、诱人不倦的功夫实在了得。从此,中国的失业率又有年年望攀升,以致社会难以安定。
超女第九批:
虚假GDP的制造者。女孩子们为了一夜成名的美好梦想而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巨额机票开销、短信发生额、宾馆住宿费等各项开支大大虚增。这时GDP的数字是上去了,而人们得到的娱乐精神产品却远远不值这么多。为什么不在海选阶段用网上视频表演,或寄送录像带等交易成本低得多的方式进行选秀呢?费解!
本来小博心中还有10批、11批……可是写到这里实在是觉得罄竹难书了,心中的不平再不压抑下来只怕要导致失眠,必然影响美容,呵呵!故此搁笔,八批以飨看官。希望观众心中时时珍惜着自己喜欢的超女,这是做为一位超女唯一的贴心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