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的机会——《社会5.0——以人为中心的超级智能社会》读后感
(2022-04-24 08:40:49)
标签:
数字社会 |
分类: 手写我心 |
【导读】未来社会是现实(物质)社会与数字社会的融合互通。简单地讲,传感器将现实(物质)社会数字化,通过计算和AI技术,完成在数字社会的模拟计算与决策,并将决策输出到现实(物质)社会,完成对现实(物质)社会操控。相应地,传统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客体必然要延伸到数字社会,是物权、债权等的一种体现形式,是否能形成与物权、债权等并列的新的权利——有观点称之为数权,则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此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的,传感器、以IC和AI为主的半导体和IT产业(算力产业)、通讯和交通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将会有较多的商业机会。
因偶然,从计算法学按图索骥,了解到数据法以及数字社会,于是找到了这本《社会5.0——以人为中心的超级智能社会》。开卷后便不能罢手,遂用一晚加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读罢便觉未来社会似乎已经扑面而来。
所谓数字社会,其实就是现实(物质)社会的数字镜像——现实社会中的人、物、行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互动)由传感器识别并测量后,成为一系列的数字,通过数字运算,就可以演练、推算和控制现实(物质)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由此,现实(物质)社会就得到了一个数字化的镜像,现实(物质)社会的一切在这个镜像中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和数字链,是为数字社会。相应地,现实(物质)社会的法律必然要延申到数字社会,此即数字社会的法律;但要说数字社会的法律是否能够构成与物权、债权等并列的数权法,则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了。
逻辑上,数字社会既然是现实(物质)社会的数字镜像,那么,数字社会的法律必然也是现实(物质)社会法律的数字镜像,应该是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法律在镜像中的衍生和拓展,其内在逻辑和价值功能必然与现实(物质)社会并无二致,只是在数字社会,体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而已。比如,如果将数字当作物的话,则一物一权可能会被打破——以脸部身份识别为例,人脸生物特征信息归特定的人所有应该没有疑义;但这个特定的人在进出不同场所,便产生多份人脸生物特征信息,而且由于所采用技术和算法的不同,不同场所产生的人脸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也并不相同,那么,基于同一人脸部生物特征而产生的多个身份特征信息(数据)是否构成多个独立的权利呢?对这些原本孤立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甲已利用,这个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如何认定和划分,恐怕也是一个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断定:理论上,所有行为在数字镜像中均可以被追溯,因此,事实调查和取证将会变得简单得多;但任何事物均有两面,这一方面可能催生数据造假,另一方面,法律及法律的适用可能更多地体现为数据规则以及计算程序的自动运行,从这个角度看,法律职业恐怕会发生巨变、甚至消失。
从上述可见,现实(物质)社会通过传感器,将现实(物质)社会及其行为转换为数字,从而得到现实(物质)社会的数字镜像——数字社会,然后利用计算技术和AI等,在数字镜像中进行运算、决策,并将运算和决策的结果反馈到现实(物质)社会,进而操作和控制现实(物质)社会。简单地讲,就是物质社会数字化,然后通过数字化处理后反过来影响现实的物质社会。
至此,可以设想未来社会的构造:现实(物质)社会,构成未来社会的底层,而底层的底层是土地——人类所有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粮食、矿产、海洋、空间、能源等均来自于土地。这些资源首先被制造成传感器,以便完成对现实(物质)社会的感知、测量和数字化;然后通过通讯将孤立的数字链接起来——我以为这就是物联网,最后通过计算和AI并反作用于现实(物质)社会,到这里,现实(物质)社会到数字社会的镜像以及现实(物质)社会与镜像之间的联通就完成了。
由此可见,未来社会是现实(物质)社会与数字社会的融合互通。简单地讲,传感器将现实(物质)社会数字化,通过计算和AI技术,完成在数字社会的模拟计算与决策,并将决策输出到现实(物质)社会,完成对现实(物质)社会操控。因而,未来的商业/产业机会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感器产业。尤其是感知和测量微观物质世界的传感器。
其次,算力产业,主要包括半导体和IT。包括集成电路处理器——这是算力的物质基础,以及AI——主要是以算法。
再次,是通讯和交通产业。数字传递、处理需要通讯技术的支持,具体包括通讯标准(如5G)及接口、算力与AI及底层硬件;计算和AI影响现实(物质)社会必然导致物质的运动,这将会在交通产业催生一些机会,包括太空探索、星际旅行。
复次,新能源产业。所有的行为均要消耗能源,加上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能源产业也是有机会的。
最后,新材料产业。任何行为必须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或借助物质载体,这就是材料产业;说未来社会是新材料的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表明,人类重大科技的进步,首先是哲学打开一片新的世界,然后是数学和物理跟进,最后在应用学科开花结果。因此,从学科的层面看,能源、材料、半导体、交通、生物、IT有机会,数学和物理(包括天体物理)作为工具性的基础,直接决定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哲学作为方法论和解决人类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将最终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和生死存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