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产品经理,随便补充两句。

(2014-09-28 21:35:58)
标签:

产品经理

it企业

周鸿祎

互联网

产品

分类: IT·视角
(注明:此文是谈论整体现象,可以理解为普遍问题,即“大面积”情况)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时代性是深刻存在的,比如文艺复兴时期,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具体到国家、行业、职业细分后更是如此,比如南斯拉夫90年代初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其实,中国的产品管理者也是如此的。

我们曾经做过调研,2007年,国内企业中具有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下面简称PM)工作性质及类似职称的工作者,大约有10万人,时至今日,保守估算至少100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模的扩张是成熟的表现,但其实并非如此,在2007年时,国内甚至连一本明确产品经理工作职责的书籍都没有,更别说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或研究资料了,即使到了2014年,这种状况也并未好转,无论看过多少自称资深、专业的PM写的方法论和经验谈,仔细观察都会发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明显缺乏系统性。

简单说,目前多数常见的产品经理通常存在三个问题:

一、整体年轻化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IT企业的PM数量激增,不少人大学毕业做一年助理就成为产品经理,这种情况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是成熟公司也很常见,严重一些的,甚至不要求任何专业背景,行业中这样海量的产品经理每天的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研究竞品的APP,然后“选择性”的“学习”、“创新”后升级自身产品。

抛开产品质量不谈,典型的并发症,是缺乏理解和深度思考,相信读过《周鸿祎:为什么360手机和360路由器都失败了?》的读者就能了解其中,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有多少比“极致”更需要理解和思考的?

所以在一些注重产品管理的世界500强的企业里,特别是IT企业,很多产品经理都是3、40岁的人,他们具有处理一个1000万额度的合同的能力和权力。而我们很多年轻的产品经理,连一点工作责任还都不敢去承担。

一切,还需要时间。

二、过于兴趣化
有想法是对产品经理的第一要求,没有想法,谈何创新?但想法往往和个人兴趣有关,而事实上,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都是系统工程,所谓想法,在我们研究并提出的产品经理“三线五段”的工作方法中,只是概念化阶段中的一部分,正如周鸿祎所说,“想法只是个点子,点子里产品还差十万八千里”。

此外,很多产品经理,因为严重的依靠个人兴趣,往往过分将产品形态“个人化”,结果可想而知。

现实的说,没有用户会为PM的想法买单,即使侥幸有一次,也很难会有第二次。

三、职能差异化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的PM,其工作职责也差异巨大,或忙于写需求文档,或忙于画原型图,或忙于整体数据,或忙于组织会议,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开始在不同职能部门内出现,且工作分工也并不相同,于是,PM的工作职责比保洁阿姨的差异都大。

一些规模化的企业,采用流水线的工作方式,正在将产品经理的职能进行切割,将产品流程单一化,看似专业分工的背后,产品往往存在内在矛盾,这种娘胎里带来的问题,十分常见。产品经理们往往也只关注个人负责部分的PKI,将整体及协调责任交给了上级。这种忽视了用户的工作思维,是否还算是产品经理?


当年,几个人参与创建中国产品经理联盟(http://www.chinapm.com.cn/),致力于推动产品管理的本土化、体系化与职业化发展!

只是,几年过去了,个人认为,这不比推动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容易多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