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ANCL:一个值得讨论的品牌命题

(2008-10-06 14:24:50)
标签:

男装

ppg

用户体验

b2c

网购

卓越

陈年

vancl

it

分类: IT·视角

  无意中,看到某业内SNS上的一篇日志,本没有太多阅读价值的文章却因提及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性取向有问题的传闻而广受评论,想来,网游中永远不缺无聊人,SNS亦然。

  日志看过,突然对“VANCL”这词产生了兴趣,貌似曾经见过,却不深刻,当即google……原来是陈年老师运营的项目,有关“VANCL·凡客诚品”品牌男装+B2C模式,股东中亦有其他业界大佬。之所以称为陈年老师,是源于早些年混迹网媒时,听过他不少言论,印象深刻并引为正论的是那段有关“年轻时,有想法就去做,虽然缺少的太多,别等什么都有了再做,那时老了,就没机会了”的感言,也正是此话,加速了我个人的创业尝试,因此尊称老师。

  产品思路上,看起来,VANCL的理念源于PPG,但VANCL和BONO等后进者都面临同样问题,虽然看过广告的人不少,可真实触摸和感受过人并不多,看起来,PPG去年大规模的“用户体验”活动确实效果非凡,至少从产品角度是这样,想必一个关注男装品牌的人,一定更关注产品的品质,当然,也许说个人感受,更确切。

  重点是品牌价值,个人来看,在国内做品牌难度相当大,貌似除了奢侈品之外,很少见非规模化的国产品牌诞生,因为在多数国人的眼里,品牌更接近与厂家实力与知名度,而非国外人眼中的消费理念和美誉度,所以,VANCL如果想做中国的“箭牌”,需要体现更多文化内涵。

  说起来,国内市场不缺消费阶层,在Jack&Jones店里同款衬衫一买五件的人就是证明,毕竟,VANCL的228衬衫要比Jack&Jones的399省银子,此外网上支持、快递送货,因此,用户选择购买什么品牌的男装要比用户选择什么渠道购买男装更重要。

  在消费市场上,越是关注品牌的消费人群越看重品牌的认知度,但是,究竟什么人适合穿什么品牌,这才是问题,也许对VANCL和BONO来说,倡导男装着装意识要比宣传品牌消费定位更有价值。因此,个人认为,让雷军代言VANCL是非常失败的,过于具象的传递品牌信息,会让VANCL品牌缺乏更多延展性。

  最后,看过VANCL的网站,与一般的网上店铺相比,有三点感受:

  一、考虑到连某些国家免检+中国名牌都可能出现质量问题,VANCL网站上高度一致的好评,难免让人怀疑。

  二、对于衣装类产品,品牌产品的网购前提是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认可,这需要真实的用户体验做基础。

  三、没有什么有价值并且带有参考性的内容,来印证“VANCL是顶级男装品牌经典”,所以,难以提高品牌认知度。

  总体来说,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最重要的,是VANCL品牌如何进行再包装和挖掘深度。

  最后,本文绝非质疑VANCL的成功可能(当然,成功的标准不同,这里可以狭义的理解为赚钱),但VANCL想成为理念化的消费品牌,还需要关注更多意识上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