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类信息网站:一个天方夜谈的缔造者

(2006-05-09 10:37:37)
分类: IT·视角
    前些天看到一篇美联社的文章,讲的是美国一位名叫麦克唐纳的青年人利用互联网,用一枚特大号的红色曲别针换来一套双层公寓的故事。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4/18/xin_30204031811033121096787.jpg

 

       “用区别针换房子?”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个美国人确实通过Craigslist网(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说起来,道理很简单,这个美国人到Craigslist网上发布信息,希望用自己的红色曲别针换到其他物品,于是,很快换了到一支鱼形笔,接着又用这支鱼形笔换到了陶瓷门把手,之后是炉子、发电机、百威啤酒桶……最后换到了那套双层公寓。

       说起Craigslist,大多互联网从业者都多少了解一些,这个据说只有18名员工的网站,每月固定用户将近1000万人,月浏览量达到30亿次,每月新增信息条数近10亿条,其中需要付费的不到1%,即使这样,外界估计Craigslist的年收入也超过1000万美元。

       放眼国内,互联网分类信息却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从2005年开始,突然有多家公司/网站投身其中,除了一些地方、区域性的网站之外,还有几家稍有规模的网站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其中摇旗呐喊的有58、客奇集,低头做事的有易登、赶集,蓄势待发的有Net360、维客,一些具有人气的社区、论坛也正在与招聘、机票等垂直信息网站合作,开拓相关业务,总体看来,今年的分类信息理应是国内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不过从目前看来,发展一向神速的互联网,在分类信息领域却还没有出现一家或几家独大的局面,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一、虽然多数网站短期不存在资金问题,并且部分网站已经获得大额投资,但要想完成全国范围的市场布局仍需要很长时间。

二、国内的分类信息领域在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每个公司都创业中摸索,毕竟考虑过国内的实际情况,单纯的照搬Craigslis的盈利模式危险系数过高,这使众多网站或多或少的走了一些弯路。

三、互联网分类信息还没有被国内大部分网民理解和接受,多数网民还是对传统网络门户以及部分垂直网站形式构成信息依赖。

四、在盈利模式还没有清晰可见的时候,分类信息网站并没有被社会所完全认可,甚至一些业内人士对此类网站的盈利可能还存在疑虑。

总体说来,分类信息网站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推广自身品牌与服务的同时,如何让中国1亿网民了解和接受网络分类信息平台的概念,这才是众多掘金者需要用心去做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