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茗: 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2015-11-02 18:26:30)
标签:

中国国际时装周

欧洲时装周

化妆学校

时尚

教育

优品访谈 | 易茗: 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2015-11-02 原创 YU 优品

 

独家专访

    今日2015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作为带领团队参加过十余载中国国际时装周造型工作的易茗老师来说,这又是一次对于脑力和体力的大挑战。十几年的光景,中国国际时装的体量越来越大,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据统计,10月25日至11月2日期间,共计61场秀。与时装周相关的比赛、讲座、趋势发布会及颁奖典礼也层出不穷。中国国际时装周创办这么多年以来,著名造型师易茗一贯参与其中,依旧为本次时装周提供众多走秀造型,他掌握着北京最大的造型团队,他也关注着设计师与造型师的行业变化。在2015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之际,我们对易茗进行专访,听他说说中国国际时装周与中国造型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情况。

 

易茗: <wbr>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UP:前段时间您前往伦敦、米兰、巴黎参加2016春夏时装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易茗:中国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如果把明星去掉,整个加起来不超过30个人可以真正观看大牌走秀的,特别是Armani、Gucci、Chanel这些秀场根本拿不到邀请函,进都进不去。后来我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国相当一部分高端电视媒体,只是开场前或者走秀后对人物进行采访,拍一拍街拍。他们根本进不到秀场里面,像Dior等秀场的安检线摆放得很远,如果你没有号码牌连秀场周围近距离的区域都不能进。

 

UP:许多华人设计师从设计学院毕业后会先选择在海外发布自己的处女秀,对此您怎么看?

易茗:我的看法是他一定会回来。这次我在伦敦看了几个华人设计新秀,他们都是在中央圣马丁学院毕业的,也都不约而同地把时装秀的发布放在了伦敦。他在英国学习生活,储备了一定的资源,先开发一下当然是对的,先积累一些国际影响力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他选择不回来的话,想要在国外真正把品牌与设计做出来,极其艰难。

 

易茗: <wbr>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UP:为什么会极其艰难,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易茗:第一是很难融进国外的时尚圈,第二是国际层面上的解读。目前对于中国设计师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我觉得这些正处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声名的年轻设计师,如果把一部分市场投放到中国来,在中国这块土壤中积累更大的资金与影响力是可行的。换言之,品牌是需要资本培植的,而中国市场是一个快速蓬勃的市场。

 

UP:中西方的文化与艺术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不同吧?

易茗:其实我个人觉得,放弃我们中国的元素是他们不聪明的一种思维。立体剪裁是西方的,整体视觉形象是西方的,在这方面你跟他拼设计,是拼不过的。拼深层文化的东西,更是拼不过。所以我建议,设计的时候带上一些中国元素会好一些,之前在时装周碰到意大利版《VOGUE》的编辑与她聊天时,她就说:“现阶段中国的设计师像极了原来的日本设计师。

 

易茗: <wbr>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UP:此话怎讲?

易茗: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等四五位日本设计师在是世界时尚界极有影响力,但这几个设计师在几十年前,刚到巴黎时也是被一通奚落,时尚人士看不上这样的设计,写了很多不太好的评论。说他们垃圾,但他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设计,大概是做了三五年秀之后,其中一位时尚评论人士说这是东方哲学,才慢慢被接受。话语权是个重点问题,我们中国现在没有时尚话语权。这个我们必须承认,但这个过程需要堆积积累,一个事物你玩个三五年以后,大家可能慢慢地才真正开始理解你的东西和尊重你的东西。

 

UP:其实国内外的时尚媒介都在逐渐被资本吞噬,无法表达客观地己见?

易茗:是这样的。这次去时装周,我看了几场秀,感觉不是很好。编导就说易老师你千万不要说不好,要不然别人该说你看不懂了。我说我不可能看不懂,我本来就是一个搞美学的人,我不可能看不懂,但是你别点评,说完了我们明年就都来不了了,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UP:那您觉得应该如何改善现状?

易茗: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首先应该是自信的。我个人认为,通过走出去亲身经历国际时装周,没有必要不自信,事实上有些工艺与设计我们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说我们中国的硬件,中国现下的秀场硬件是好于国外的,这点在举办地点上就能体现。我们的秀场举办地通常在北京饭店,在798,甚至在长城和太庙。国外大多数都是搭棚子,除了某些奢侈品集团旗下的大品牌秀场。

 

UP:目前也有某些奢侈品巨头展露出收购中国品牌的意愿了?

易茗:对的,这还是我刚说的自信问题。第一个是我们设计师的自信,第二个是我们资本的自信。资本往往在你没有话语权的时候,他就是对你不信任,那你没脾气。看了几年时装周,我感觉国外的设计师对国内的设计还是很肯定的。只是我们自己缺少自信,所以你说Louis Vuitton、Chanel他们主动与国内的设计师来打交道,是因为他们站在一个制高点,他看到你的未来和希望,我提前收购你,价格划算并且前景也相当不错。如果你的东西真的很烂,他不会收购你的,他宁可去攻击你的市场。中国市场未来很重要,他收购你是因为看到你的好。

 

易茗: <wbr>中国时装周最需要的是自信



UP:目前中国的时装周与国际四大时装周在造型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易茗:从技术层面来看,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那从最后呈现的视觉效果来说,因为我们的文化历史不一样,我们的工笔画和水粉画比他们好,他们的油画比我们好,所以他们化妆都是油画的技术,那种技术就是片的,我们是线的,有点像古代的精细画,这是最典型的区别。再来就是人物的脸形不一样,对脸形的理解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像国外秀场的造型工作,如果用50个模特走秀,一场秀算下来的话是5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得40万。但40万的价位在国内做是不可能的。国内可能一场小秀就要40万。Chanel秀场的造型费用是最高的,比平均价格高30%。

 

UP:您对中国的时装周有哪些看法?

易茗:这两个时装周我们常年合作,个人觉得北京时装周也就是中国国际时装周是务虚的,它跟北京这个城市有关系。它就是务虚,目的就是为了对中国设计和中国时尚做出巨大的推动,有点像伦敦时装周,就是给到新设计师的发展平台,同时比较资深的品牌,比如做传统华服的品牌也更与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气氛相契合。上海时装周是务实的,它本身就由政府推动,对设计师的准入和要求都会高一些。在设计方面,上海还是有它一定的优势。设计一定要回归到环境,比如说在米兰,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想不成为设计师都难,因为到处都是文化建筑,环境在感染着你,你吸收周围的一切作为灵感,上海就有这个调调,也是我们所说的调性。

  

UP:您对中国的设计师有哪些建议?

易茗:你要坚持最初始的理念,不停地在这上面放大,千万不要游走,今年这个明年那个,好像我不换主题,就是我没才华似的。我觉得中国设计师主要是找点,跟现在的互联网产品一样,叫单点突破。千万不要去找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