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让人一扫而空了抑郁

(2015-11-16 08:10:19)



北京让人一扫而空了抑郁,

因为没有时间去抑郁。





一大早,东三环劲松这的一清洁工大妈就专心致志的擦着路边垃圾箱的底座。

我看过去,亮得直晃眼。

顿时,心中感叹。

这也是一种人生。


我想起了前些天,在劲松桥这的一幕。

一位东北来的大妈,拎着很重的行李。

她要上这座桥,然后找707公交车站。

她一下叫住了我说,小伙子帮帮忙吧。

我二话没说,直接拎起她的行李上桥。

我一直把大妈送到百米外的公交车站,

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想起了昨晚富力广场边上一位几乎同样年纪的大妈带着一个2--3岁的小女孩。

她们就在我的前面。

电梯一直往上,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小女孩的书包上印着北外英语几个字。

我知道,那是乐成中心这的北外英语培训班。邻居的小女孩就在那上课。


今早路过乐成中心,好家伙!拍电影的一套道具已经大张旗鼓的开锣了。

引得路人有拍照。


看了一眼前方的双井桥,我想起了双井桥时常成为拍电影的一个情节地点。

还时常引得老外在晚上拍摄这座堵城最牛的路段之一,双井--国贸的车流。

那是一个多,一个炫,一个牛!


一瞬间,我有些心潮澎湃,有些热血沸腾。

一刹那,我感觉头皮发紧,这就是大北京。


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涌向北京。

是因为,这里给了人们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刺激,更多的追求和向往。

这些追求和向往,不是空洞的,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心潮涌动的。


昨晚看了潘石屹的访谈。

他说,如果不是及时逃离海南,恐怕早就破产了。

他说,北京的CBD有一半都是他和冯仑一起盖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建外SOHO。

我想起了老潘的佳句,“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昨晚看了北美崔哥的博客,里面有句很经典的话。

“老外到了北京,抑郁一下子都没了。”


是啊,

无论老外,

还是中国人,

都齐刷刷的,


一扫而空了抑郁,

留下了心中追求。

就在这茫茫人海,

穿梭于滚滚红尘。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