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这场股灾,根源在于开放的再融资,让股市估值混乱,造成太多股票严重高估。
本来一个质地好的成长股,一年净利润增长个20%,给它40倍市盈率就可以了。但因为开放的再融资,就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于是就提前爆炒到了100倍,200倍,甚至更高,让人们产生了错觉,认为依靠不断的并购就可以抹平高估值。但常常事与愿违,很多并购的目的并不单纯,多数是为了大股东,老板,高管们套现而设下的陷阱。美其名曰,市值管理。
如果能爆粗口的话,就是该死的市值管理!
如果能稍文明的话,就是聪明的市值管理!
只是这个聪明是应该加了引号的,它导致了整个市场估值体系的混乱,导致了姗姗来迟的股灾,以至于政策出了大招,也没能止住这波残暴的下跌。
已经有股票连续6个,7个跌停板了。可仔细一看,它们的市盈率还有100倍,200倍之多。就算再跌去50%也还是贵,因为这样的企业多数都是故事股,根本不赚钱,或者赚不到几个钱,常常它们都不如个人投资者赚的多,甚至大幅亏损,它们却被推升到了100亿,200亿的市值,这还是连续跌停后的估值。你说这到底有多可怕?
因为集体恐慌情绪的蔓延,这次连续的大跌也造成了部分好企业的估值回落到了合理区间。这个时间,我觉得应该冷静甄别和判断手里的股票。
疯狂的杠杆投机,是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的又一重要因素。
3500点后进入的,有相当一批炒房客,他们用炒房的思维炒股。至于基本面,几乎没人看。
再看有些分析师,在电视屏幕上夸夸其谈,对着K线指手画脚,就是对基本面避而不谈,因为他们似乎看上去也不信奉企业到底值多少钱,或者他们习惯了政策市的思维。只是如今这个地步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脸再站在那里堂而皇之的说某某股票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4000点后,大批受到诱惑的新股民,争相入市,成了这波股灾的受害者之一。
受伤最多的肯定是超比例借钱的,强行平仓很痛苦的事,只能往后吸取教训。
如今这个地步了。
独立思考起作用。
保护好自己。
。。。。。。
附:
对我来说,就是坚定拿着富有潜力的竞争优势企业。
我必须判断企业到底值多少钱,我必看企业基本面。
最近这些交易日,没有任何的操作。
后面办法就是买,慢慢的累积筹码。
这让我想起从前,那些定投的日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