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收盘了,一罐青岛啤酒开启了思维。
对于上证指数,个人观点很鲜明,不牛不熊,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打个比方,它上去一些,比如突破了2300点,那就会有很多地方银行要上市,要圈走更多的钱。
这还不算,各大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的再融资谁知道什么时候启动?
再说,还有泰康人寿等没上市的巨头虎视眈眈呢,类似的企业,谁知道还有多少家?
上证指数,反弹一阵子,很正常。但从它们的基本面看,并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动力。
牛市其实早就来了,不过是创业板的专属。
为啥创业板走出了牛市?它们的市盈率现在不是很高吗?
当今社会发展很快,股市的变化也很快。
一系列的资本并购,市值管理,以及层出不穷的故事,让创业板大牛排队过河。
尽管河里不时有石头绊脚,有鳄鱼环伺,但也难掩大牛们过河的决心。
为啥?过了河,就有肉吃。
这只是一方面。
很关键的另一方面,从实体生意的角度出发。创业板企业的经营制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主板企业。
不仅如此,考虑下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成本问题。
现在做实体生意,什么成本最高?
房租的成本?这一点不可否认。
房地产已经大大压缩了传统企业的利润。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成本。
企业最高的成本是人的成本。
这个成本不仅仅体现在人员工资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上。
在体制落后的国企,一些精英员工被压制,很难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体制灵活的民企,那些有头脑的有创造精神的优秀员工就能够受到重用,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的成本,有时候是无形资产,很难用精确的数字衡量。
就像华谊兄弟,因为前些年拥有了冯小刚,而拍出了多部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卖座影片。光线传媒能人也不少,类似的企业,在创业板有一批。它们的股价也早已经提前反应了,都成了新一代蓝筹股了。
什么是蓝筹股?
我心目中的蓝筹股,是能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的企业。尤其当它们市值很小的时候,不受人关注的时候最有投资价值。
创业板企业普遍都是小微企业,一家企业养着几百人。很多民营老板不爱养闲人,这是常识。
反观主板一些国企,养着成千上万的人。谁知道闲人有多少?它们能为股东创造多少价值?
过去这些年的A股,那些巨头的再融资行为,已经彻底让股市抬不起头来。
作为投资者,应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中国石油,中国远洋,中国铝业的股价走势,这么多年像什么呢?
可能会有很多种比喻。
但无论哪一种都是让人们痛心的。
这些所谓的蓝筹股,你还敢买吗?
就算有再大的反弹,我一定远离。
当很多人都叫嚷着大牛市到来的时候,理应有属于自己的判断。
大牛市早开始动作了,只不过是属于创业板的,主板不过看客。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