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我的投资过程中,对那些热门的概念股,从来都是坚决回避。
无论是曾经暴涨暴跌的重庆啤酒,还是红极一时的物联网,亦或是高铁闹剧,包括最近鼓噪的美丽中国概念股,我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虽然我没有能力短期内就抓到暴涨的股票,但这也让我有效避开了那些黑天鹅。
我为躲避黑天鹅,不惜时间,不怕花时间。
看不懂的股票,谁给我推荐也没有用,我也不会轻易换股票。自选股有那么7--8只股票足够了。就是这些我都嫌多,因为有些其实质地并不咋地。或者它们过去曾轰轰烈烈大涨过,辉煌过,但如今的基本面有点江河日下了。我依然给它们留有席位,我希望从它们长期的发展中学习到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与我现在投资的企业做一个比较。或者这是天壤之别的差距,也或者原本差距就没那么大。
这些年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做股票靠概念究竟是无法撑起一片天。
概念,是个害人的东西。概念只对那极少数的投机高手是个好机会,他们会喜欢。
彼得林奇说,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
那些热门股总是会有很多聪明的人涌进去,梦想着在他们身上大捞一笔,却往往都是大亏出局。就连彼得林奇也不例外。他在著作中反复提到曾经也买过那些不太懂的高科技股,却无一例外都亏钱了。从彼得林奇的投资经历中,我进一步坚定了不懂不买,不熟不买,不是持续赚大钱的企业不买这样的原则。朋友发来信息,说新华医疗也不错,我回复就一句,不懂的不买,这是原则。
做股票对我来说,真的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我坚定的认为,态度决定一个人长期的成败!
对于A股特有的连续炒作垃圾股涨停现象。我从来都是躲得远远的,自问没有那份能力。我并不为此感到羞愧,买股票我就喜欢一个稳字。你若认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波动大,不稳,不值得投资那和我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原则。我并不认为中小板,创业板的优秀企业股票就不稳,有人说过一句很牛的话,买了基本面持续向好的小盘股,天天都是牛市!尽管这有点夸张,但长期下来,你就不认为它夸张了。
我并不认为云南白药,同仁堂这些老牌名牌的股票对我有什么吸引力。它们清一色的稳健增长,不过你要是实在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买入它们或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就见到一位投资者10万块钱,分别投资了10只百年老店型的股票。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全聚德,格力电器,青岛啤酒等。在今年的大熊市中依然取得了10%以上的正收益,远胜过大部分的基金经理。别看基金公司研究团队那么多人,看似庞大,一年下来却跑不过这样的傻瓜式投资。这样的投资方式傻吗?我却认为特别适合那些没有足够时间看盘,没有足够精力研究更多企业的人。这样的投资方式,有点大智若愚,却效果蛮好的。投资就是这样,就是这么有魅力!
毫无疑问,这位投资者与上文那位亏损了75%的投资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的反差足够令人惊讶。怎么会这样?是的,事实就是这样。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