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我不让”何错之有?

标签:
杂谈 |
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我认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固有的思维定式,严重制约了孩子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
作为70后,走过了曾经求学之路的风风雨雨后,我深有感触。
老师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谁说老师的观点,全都是对的?
课本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谁说课本的观点,全都是对的?
我认为,有些时候,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那么稳妥和恰当的。
过于追求试卷成绩,很多孩子上完大学,读完研究生,又如何?
以中国的公募基金经理为例,那些头顶着高学历,海归光环的基金经理,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大熊市里,投资业绩的黯淡无光,就很能说明问题。
羊群效应,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基金经理,那么无论你执掌多少资金,到头来,也无法取得真正的好成绩,尤其是在2011年那样的大熊市里。
中国的教育体系,早就该改革了。
下面文章里,这个小孩子在回答孔融让梨的问题上,不过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何错之有?
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却严重扼杀了孩子独立思考,真实诉求的想法。
谁说,现代的小孔融们,就必须让梨呢?
“孔融让梨我不让”何错之有?
换句话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你让孩子让给谁?
这样的考题,本质上不该有标准答案,或者固定答案的。
这样的考题,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中国的教育之路,到底,该走向何方?
在投资股票的过程中,谁说那些被媒体,被所谓专家,经济学家批判为边缘的股票,就是差股票?
如果你只是跟着大众的思路,那你也只能取得大众的投资业绩。结果?自然好不到哪去。
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不仅在年少时,年轻时的课堂上该大力提倡,温暖鼓励。
在参加工作,或进行股票投资以后,均应大力提倡,甚至激情的鼓励,才对!
“孔融让梨我不让”何错之有?
......
小学生回答试题“孔融让梨我不让”引争议(图)
东南快报问:“如是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看到这个回答,您一定在想,孔融让梨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的吗,为什么不让梨呢?别急,这个回答其实出自上海一名小朋友的语文考卷。这两天,这份考卷在微博上火了。
然而,这个回答虽然反映了孩子真实甚至有点“萌”的想法,却“萌”不倒改卷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落在了考卷上。“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请网友们评评理。这条微博被网友争相转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说被这位可爱的小朋友“萌”倒了,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答题不好,谦让是一种美德,还是不能丢的。您觉得呢?
观点1:说心里话不算错
看到这位小朋友说真话却被判错,网友纷纷站出来“鸣不平”。“说真话怎么能算错呢?这道题既然问"你"的想法,那写出自己的实际想法就对了啊,凭什么说不让梨就是错?”一位网友这样说道。而更多网友则认为,这是一道开放性考题,“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
观点2:学完课文该学会让梨
在大多数网友支持小朋友“说真话”的时候,也有一些网友站在了改卷老师一方。他们的观点是,既然学完了《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就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如果学了课文却学不会让梨,“那课文不是白学了吗?”所以,他们认为这题应该判错。
网友评论
让不让梨可以讨论,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题目,怎么能要求你有标准答案?
哈哈,如此真性情的回答,这才是人性化的表达,我如果是老师,一定给打钩。
@耐操的心:这种题都能分出对错?你问的是人家的主观想法,人家说实话,你怎么能说错了呢?你难道要逼孩子说谎吗?
网友作答恶搞
@陕北man:我觉得还是要抢大个的。
我没有哥哥,怎么让?
见习记者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