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利之后,还看后来者。

(2012-03-01 13:19:41)
标签:

杂谈

 

 

著名品牌,后起之秀,深入人心,这样的消费企业,我十分喜欢。

 

伊利股份,作为老牌的消费企业,如今市值到了300多亿,但我认为在未来它将被极少数后起之秀赶超。

 

我喜欢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大胆的想象和预判,这样的喜欢来自于生活常识与亲身实践。

 

中午,我到门口的世纪联华看了看奶粉,伊利的售价远低于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但你看伊利2011年的净利润超过18亿,股价也是随着水涨船高。

 

其实,它就抓住了一点,差异化竞争。什么样的差异化竞争呢?品牌优势,价格优势。毕竟中国的大部分人还都是普通百姓,购买力远不及少数人那么强。但这少数人的数量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这就是中国的人口现状,无比的庞大,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伊利的销量依然是非常可观的,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374亿。但同样的,多美滋,惠氏等国外洋品牌销量依然不会少,只不过面对的人群有别。

 

这一点特别像THE NORTH FACE,COLUMBIA,它们和普通户外品牌相比,面对的消费人群不同,但你看一下,在北京依然有很多人都穿着它们,这和北京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很大关系。我在老家的小镇上,就极少看到有人穿着这样品牌的衣服。照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TOREAD的市值未来也不可小觑。

 

伊利股份可以说是消费行业里的巨头之一了,在我看来,前景远远好过400多亿市值的双汇发展。双汇发展的第一巨头地位,已然岌岌可危。但未来,谁是食品行业第一巨头,还不好说。起码目前的汤臣倍健,就很有赶超它们的可能。


这正是:

浪沙淘尽显英豪,洗尽铅华呈真颜。

涨跌起落淘汰间,股市牛股露峥嵘。

 

伊利之后,还看后来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