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外SOHO的那些店
(2012-02-19 10:34:40)
标签:
杂谈 |
经常去建外SOHO,每次去,一样的建筑,一样的场景,却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像往常一样,九点多就到了。
透过窗明几净的大幕玻璃,我看到三层楼的星巴克咖啡已经每层都有顾客就座了。
这里的咖啡有多么与众不同吗?
在我看来,不是。
人们来这里更多的是约会,谈情说爱,洽谈生意。
这儿的空间,绝不是仅仅为喝咖啡,而喝咖啡。
这儿的环境最适合约会,谈生意,打发周日这个上午的时间。
环顾四周,永和大王,呷哺呷哺,金鼎轩这些著名的连锁餐饮,罗列其中。
在北京的任何一个繁华商圈,都很容易就见到它们的身影。
尤其是呷哺呷哺,在北京的任何一个呷哺呷哺,生意简直比麦当劳,肯德基都要火。
当然建外SOHO,自然也少不了肯德基们的身影。一样的进进出出,生意火爆。
N个奢侈品消费店点缀着建外SOHO群,进口食品店能够在这里长久落脚。一些知名的或者我叫不上名字的美容店铺,也是这里的元老了。
佳美口腔,我记不清有多少次从它门前路过了。
这个全国著名的连锁口腔机构,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种植牙7800,透过佳美明亮的门口玻璃,我看到这样一个醒目的数字。
这是起步价吗?我暗自想。
昨天在网上搜索,宁波地区稍微上点档次的种植牙价格在8000--20000RMB之间。
上海,杭州,北京这些著名城市,自然也不会比宁波便宜。
昨天晚上,看北京财经频道,瑞尔齿科的老板携一众员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这同样是一个著名的全国口腔连锁机构。
瑞尔老板介绍说,北欧国家一个口腔医生覆盖人口为700--800人,美国一个口腔医生覆盖人口为1000多人,中国北京覆盖人口为3000--4000人,那么中国其它城市呢?可想而知。
口腔医生,尤其是高技能的口腔医生,在中国,那是绝对的供不应求。
著名口腔医院,口腔连锁机构,自然也是供不应求。
瑞尔老板说,在中国,口腔保健,刚刚进入一个初级阶段。
他回答主持人的提问说,瑞尔前些年刚刚成立的时候,在北京建国门国际大厦开了第一家店。来消费的顾客一天能有三四十人,或者四五十人就不错了。这里紧邻各国使馆,来消费的70%都是外国人,这些老外是不需要动员的,只有30%是中国人。
现在,瑞尔已经做起来了,先后有了2次2000万美元的融资,进行了全国布局。
现在来消费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
他一席话,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电视机前的我,都在认真听,仔细听。
是啊,消费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了。
还有什么比自身健康更重要的呢?
看了建外SOHO这些店铺,听我讲了瑞尔的故事,朋友,你想到了什么呢?
我,倒是感慨良多。
在中国股市,通策医疗作为民营口腔连锁医院,独此一家,别无它店。
我自从投资它的那一天起,除了买进,买进,再买进。就无所事事了。
昨晚的北京财经节目中,瑞尔的风投负责人还专门提到了中国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强调爱尔眼科更多的是依靠先进的设备,只要资金充足,就很容易复制,等等。
爱尔眼科?
现在的媒体评论,连地雷,黑天鹅这样的词汇都送给爱尔眼科了。
还有人拿美国的眼科机构市值对比爱尔眼科。那是一家亏损机构。
对于这些,我实在懒得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这里提到的任何一家店铺,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都能在中国股市举一反三。
我天天都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一系列变化,尽管它们在很多人看来都很正常或者微不足道。我却不这么理解,我却是一遍又一遍观察着,思考着,记录着,学习着,感悟着。
这不,门口的优正堂大药房也开始卖汤臣倍健的产品了。和门口的普安药房,老百姓大药房一样,都是把汤臣倍健的系列产品放在了最佳的,最醒目的地方。甚至让你不用进门,只要从门前路过,向里一瞥之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汤臣倍健的鱼油,液体钙,牛初乳咀嚼片,蛋白质粉,等等。
门口有多少地方在卖汤臣倍健?据我观察,方圆一公里内已不止5--6家了。
其它城市?想必也不会少。汤臣倍健2011年报公布已经有零售终端21000家,今年的目标是实现30000家。
且致力于提高单店收入。具体?让一年以后的实际数据说话。
我是如此喜欢观察身边的一切。每一点变化,都让我很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