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识判断企业的地位
(2012-01-15 13:02:30)
标签:
杂谈 |
在投资过程中,太多的大道理,其实对我们的投资没有什么用处。大多纸上谈兵。
真正对我们有帮助,有裨益的就是生活实践,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是我们投资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有说服力和价值的资料。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
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细节,都很说明问题。
很久没有去垂杨柳那边买菜了。今天早晨闲来无事,就溜达过去了。
先是去了迪亚天天购物。
垂杨柳既有国务院家属院这样的上点档次的住宅,又有三十年往上的老旧房子。其中老旧房子占据了这片地域的绝大多数。与两广路北面的富力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点像贫民窟,如果不是有国务院家属院在这撑着台面,简直和贫民窟无异。
这里的迪亚天天是这里2家连锁超市之一。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今天早晨我进去一看,得排长队。我也是排队了好一会才结完帐。
这不禁让我想起中国股市的连锁超市企业股票。
如果你打开永辉超市的走势图,就会发现2011年的大熊市至今它毫发无损,走势完全独立于大盘,成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强势股,大牛股。如今市值已经做到243亿,市盈率高达49倍。在如今的弱势市场,可谓鹤立鸡群。
这家仅仅是2010年12月上市的福建地区连锁超市,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连锁超市潮。
迪亚天天,尽管每家店面不大,但我所到之处,生意都同样做得很火。两广路广渠门那边也有一家迪亚天天,我也经常去那里购物,我曾在那里居住了将近3年,所以很了解那里的情况。
今天早晨排队结账的时候,思绪一直停留在永辉超市身上。
它的股价坚挺,强势尽显。很正常。
尽管它的估值水平确实不低了,市值也足够大了,但盈利的确定性,让市场资金纷纷向它集中。这丝毫不足为奇。就算经济不景气,就算金融危机来了,就算国家货币政策如何改变,也没法影响永辉超市,迪亚天天这样连锁超市的生意。我们这些老百姓不得不天天去消费,去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最让我感叹的是现在的物价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未来有持续走高的可能。我早晨仅仅买了6卷垃圾袋,就20多块钱,3.6元一卷。一卷只有25只而已。2个月以前同样的袋子还是每卷2.8元。上涨幅度居然高达28.6%。
以小见大。再明显不过了。
再说垂杨柳这个菜市场。
今天去了,意外的发现,它不开业了。
只好选择了临近的唯一的一家个体户摊贩,随意买了几样菜。但菜价却是不便宜。为什么不便宜呢?一是快过年了,全国菜价都普涨,大涨,菜贩们“趁火打劫”。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垂杨柳这家菜市场现在不开张了。所以旁边唯一的这家个体户摊贩,就有了充足的涨价理由。就近只我一家,那菜价?
这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生活中比芝麻粒还小的事情。原本不值一提。
但我想说的是,这和我们的股票投资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拿这家摊贩来说,某种意义上,就有垄断的意味。尽管只是垄断这么一小片区域,但人家也是持续赚钱的。这就是地位。地位独特,就有涨价的理由,就有价格坚挺的理由。
迪亚天天,也是一样,在垂杨柳这一片区域它的生意就是火爆,就是好做。一共就2家连锁超市,那么多老百姓。它的生意能不火吗?这就是它独特的地位。
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持续涨价,迪亚天天,永辉超市们当然也有频繁提价的理由。这就是独特的地位。
再联想到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上点档次的国际连锁企业。
它们的生意能不火吗?
火,太正常!
不火,不可能。
今年麦当劳决定在中国增加50%的投资份额,进一步拓展其连锁店。
毫无疑问,拓展多少,火爆多少。
我走过的地方,就没见过任何一家不火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
国内国外,我所见,都一样。没什么不同。
这就是它们独特的地位。
再看国内的餐饮连锁企业。
全聚德目前的市值只有38亿,湘鄂情只有29亿。
我一点也不喜欢投资它们。它们都上市好几年了,并没有持续的做强做大。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北京复制的比较成功。
北京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消费水平也是一流。
这样的北京品牌,尤其是全聚德这样的百年老字号,容易被当地人和全国来此旅游的人们接受。
但是全聚德开在外省市,就不那么容易被那里的人们接受。
并不是那里的人们口袋里缺钱。原因是他们认为只有北京的全聚德才是正宗的,口味纯正的,地道的。所以宁愿花钱到其它类型的饭馆就餐。
全聚德2007年11月就上市了,如今也还是遭遇着同样的困惑。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8%,已经是很好了,但大部分依然是来自于北京。实在是有点尴尬。
在我的眼里,全聚德,湘鄂情们甚至不如北京的大食代复制得成功。
很多人平时花个几十块钱,就能在大食代有很多的挑选余地,就能吃得很好。平时就是吃个便饭,你让他们选择哪里?答案已经很明确。我自己就很多次去大食代吃饭。今天中午才刚刚在大食代吃完饭。
这也是大食代的独特地位。无论是东单的东方广场,还是双井的富力广场,大食代都是一个字,火!
我们投资股票,想获得长期的好收益,就得好好看它在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如何,生意是否好做。
如何判断?
我们这些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生活常识,来判定。
一家企业的地位足够独特,经营模式足够好,盈利足够确定,那么它的长期股价走势,想不厉害,都不可能。
不是吗?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