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陪父母三天。然后,从老妈那里知道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不知道为什么,女人总有办法收集各种小道消息,而且这些不幸的消息,仿佛可以安慰自己。我只能说,人到黄昏,各有不幸,一个个熟悉的叔叔阿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都说地上的一个人,就是天上的一颗星,或许有些道理,谁知道天上的星星叫什么名字呢?能被人记住的,只有那么几颗最明亮的。
妈妈说,二舅那个村子,夏天的时候,能有一百人居住,到了冬天,就只剩下二三十人了,其他的老年人,都跑到城市里猫冬,不愿意在乡下忍受严寒。其实,现在的乡村建设的很好,柏油路或者水泥路修的很平整,家里的装修也和城市同步,区别只在于取暖设备。有钱人,会购买空气能设备,用电来取暖,和生活在城市里并无分别。但有一些条件不好的人,只能用煤炭取暖,过着传统的生活。乡村里,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就算是最年轻的一批了,根本没有二三十岁的人,再过十年,不是乡村衰败的事,是直接灭绝了。我觉得乡村消失不是多严重的问题,因为乡村里的陈规陋习束缚着人们,消失了也有好处,但承载我们记忆的东西不见了,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这才是大问题。那些出生于城市的孩子们,没有乡村记忆,他们长大了,也不知道乡村是什么,以后的乡村只能靠一些产业工人和大集团了,各有利弊吧。时代的浪潮不可逆,我们只能被动接受现实。
再说说老年人生活的不易之处。最根本的问题是身体机能下降了,原本很简单很轻松的事都做不好,比如记忆力减退,刚收拾好的东西,转眼就忘了,或者本来可以拿得动20斤大米,现在也拿不动了,他们会觉得人生很悲凉。另外,现在是智能化的时代,手机应用无处不在,老年人每年要在手机上进行网络认证,以证明领取养老金的人还真实健在,出门乘车、坐飞机、买票,都要有微信,甚至许多地方不接受现金,种种事件都对老年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被社会淘汰的滋味真难受,却又无可奈何。想一想,我们老了,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妈妈说,她们这一代人是真心感谢毛主席和党的人,因为有退休金,可以安度晚年。所以,她们都很想去北京天安门,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我并不觉得惊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她们是她们,我是我,我虽然没有她领悟的那么深刻,但我对现实也是很满意的。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天生命苦,但也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所以你只会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知足才能常乐,如果不知足,套用李佳琪的话术,你工作够努力吗?如果不够努力,就继续努力吧。有些事,非人力能所为也。
我爸爸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喜欢谁,就天天夸那个人,过几天不喜欢了,又天天骂人家。我妈妈觉得他很幼稚,不想理他。我和爸爸聊天,没几句,就聊不下去了,他是天生的杠精,喜欢抬杠,于是我躲到自己的房间里,结果我爸又跑来找我聊天,世界上的事,唯有父母不可选择,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父母老了,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唠叨,足够了。他们不缺钱,只是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去了,有些寂寞罢了。
前天晚上,妈妈和她的舞友阿姨热络地聊天,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各种八卦,还一起说别人的坏话,我并没有阻止她,这是她的生活,如果她觉得舒服,就随她去,我只是有点好奇。我爸是那种很沉默的人,而我妈如此外向,他们为什么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