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温最高24度,像初秋一样温暖,阳光柔和地照在人身上,非常的舒适。我和BF来到了贺兰山岩画景区参观,这里距离市中心有40公里左右,稍微有点远。景区的人不多,门票+来回观光车一共70元,说实在的,根本没必要坐观光车,从景区入口到岩画区,走路也就十分钟,还能顺便拍拍照片。
景区所在地叫贺兰口,山里面有一条蜿蜒而下的泄洪道,顺着这条道能走到内蒙古。岩画分布在泄洪道两侧的石壁之上,景区一来一回,也就2公里,不远。这里的岩画,从三千年前到一千年前的都有,阴刻阳刻也都有,主要是古人刻的人面、牛羊、老虎、生殖崇拜等,还有手印、足迹、符号之类的,有不同的风格,有些可以看出是匈奴的风格,有些是西夏风格,其中离山口最近的一大块石壁上,有一些西夏文和人面图,主要是祝祷繁荣昌盛的。山口的北面石壁上,还有明代的题记,在这里曾经修筑过长城的烽火台,有驻兵的遗迹。另外,还有一些明清以后的寺庙遗址等。总之,岩画大概有600多处,多半已经表面风化了,最有代表性的是半山腰上的那幅“太阳神”的岩画。其实,宁夏境内,光贺兰山里面,就有几十处岩画遗址,但贺兰口是最集中的区域。岩画主要是古人为了占卜、祭祀等活动而作的,同时也反应了不同地区的古人生活状况。世界各地都有岩画分布,能形成规模的不多。有人说,这些岩画也算是最早的文字雏形,因为有一些寓意深刻。
岩画景区,除了有一家世界岩画馆以外,还有韩美林艺术馆可以免费参观。他是山东人,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1936年,目前还健在。在全国有三家韩美林艺术馆,其中一家位于贺兰山脚下。说实在的,以前只知道他是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师,还曾经设计过生肖邮票,直到走进他的美术馆,才发现他的才华实在惊人,从绘画、雕塑、陶瓷、家具等方面,都有所涉猎,而且技艺惊湛,随便一件作品,都值得美术馆来收藏,尤其是那些雕塑和家具,让人大开眼界。据说,他今年七月份,刚刚来过贺兰口的这家美术馆。他的艺术造诣,超出了一般的艺术范畴,他的作品都是杂糅了其他艺术门类的,有自己的风格和突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在创作新的作品,不服不行。
在岩画景区玩了三个小时,又去了十公里之外的拜寺口双塔景区,这里全免费。贺兰山脚下的几个明长城烽火台,从北到南,分别是贺兰口--拜寺口--三关口,相距也都不算远。拜寺口双塔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西夏古塔,东塔和西塔都是十三层,塔身上有精美的影雕和装饰,塔后面有埋葬僧人的塔林,同时有许多寺庙遗迹。这里从西夏时期,一直是佛教繁盛的区域,最多时有近百座寺庙,因此又称为“百寺口”,佛塔下面进行过考古发掘,找到了一本木活字经书,把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又向前了推进了上百年。西夏人是从青藏高原走来的,所以他们信奉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因此佛塔的风格都是藏式的,和中原地区的汉式佛塔不一样。另外,这些佛塔在元代和明代,又小规模修葺过,能躲过几次大地震,说明这个塔的选址还是非常科学的。
在双塔景区玩了一个小时,了解了一些历史,然后就回家了。BF在路边见到了野生岩羊和野生的枸杞,都有点兴奋。说实在的,任何的名山大川,如果没有仙家道长,似乎都少了点灵气。贺兰山是南北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如果能增加一千米的高度,就能形成雪山和河流,那该多完美啊,就一个西夏王朝,似乎没创造出多少辉煌。靠近内蒙古一侧,山势平缓,有南寺和北寺,曾经有个非常出名的藏族活佛——仓央嘉措就隐身于南寺,并在此地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