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妈妈去乡下看望外婆,第一次发现,舅舅家距离贺兰山如此之近,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半山腰上的车辆,而且不远处,通往北京的高铁正在施工中,已经架起了一个个桥墩,再过两年,就要通车了。
小时候,每到寒暑假,我也会来外婆家玩一玩,时间太久远了,很多事情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一年,在外婆家食物中毒,舅舅带我去卫生所打针,后来他就自学成才,拿我当小白鼠,天天给我打针。屁股不咋疼,但双腿被他死死压住,等打完针,都麻木了,无法站立。所以,我舅舅虽然没多少文化,没多少钱,可我心里始终很喜欢他。只是这种喜欢,没办法说出口。今年,他六十岁了,退休了,两个儿子也都结婚成家,似乎对生活产生了某种期待感,不像从前总是抱怨。乡村的风,真凉爽,气温比城里低两三度,适合避暑,另外天空也湛蓝湛蓝,让人心情很舒畅。如果在乡下盖个房子,弄得漂亮一点,其实也不错。早说过,中国的文化人都有归隐乡下的理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题是先要储备好足够的银两,否则在乡下也会焦虑。
外婆越发的消瘦了,生命在一点一点流逝,好在脑子并没有完全糊涂,亲近的人,依然记得。好基友的父亲,中午还可以说话,下午就直接去世了,没受多少罪,总觉得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离别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福气,大多数人都要被病痛折磨,带着无限留恋离开这个人世。外婆的妹妹也来了,是我的姨奶奶,乡村信息中心式的人物,叨叨个不停,屋里一下子显得有了人气。在乡村生活,就要忍受别人的指指点点,不是人们不厚道,纯粹是他们太闲了,缺少话题,另外乡下人见识有限,喜欢讲东家长西家短,在别人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当中,一日一日地打发自己琐碎无聊的日子。
临走时,舅舅非要送我一只鸡,活的,我不要。于是,给了姨奶奶。我的个天呐,放到后备箱里,怕鸡被闷死,只好连纸箱一起放到了驾驶室,结果我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这只鸡享受到了凉爽的空调,开始跃跃欲试,一时间鸡毛乱飞,太混乱了。西北的乡村,地广人稀,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十几二十亩土地,有的人家更多,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只是粮食价格太低,据说小麦一斤1.5元,玉米似乎也是这个价格,但种植玉米比较省事,连农药都是无人机来飞播,收割就更简单了,直接在地里就可以脱粒收仓,还能将玉米秸秆打成捆,一个人种一百亩地都没问题,时代在进步,科技改变了农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