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生活越乏味,过年这种群体无意识的庙会行为,更是一个花钱找罪受的活儿,让人感到绝望。
不知为什么,在我们家,一直以来,觉得节日就是随大流,别人怎么过,我们就怎么过,很少有让人感动的事,甚至我小时候,除夕夜都是在同学家过的。我觉得,平日里和父母团圆,比节日才想起父母更有意义。不过,我也能理解,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确实没这个条件,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暂时脱离了贫穷的父母,就再也不想回到当初那个“寒窑”了。最近,一直在听《武家坡2021》,旋律优美,唱腔婉转,结合了戏曲及摇滚,算是一种创新,关键是歌词也很好,夜深人静时,听来格外感人。旧社会的那种贞洁的感情,放到现在社会,似乎已经过时了,不过传统的东西,越上年纪,才会越珍惜。
我外婆,前天刚出院,肺积水,她本身有陈旧性肺炎,反正也治不好,勉强活着罢了,看她的视频,真是到了风烛残年。如若是我,绝不愿意活那么大,周围一个朋友也没有,孩子们也都老了,有钱的,可以出钱请护工照顾她,没钱的,只能自己硬上,她经常念叨着“老天怎么还不收我啊!”,听起来也怪可怜的。人老了,脾气不好,稍微伺候不周,就要嚷嚷,我两个姨妈都受过心理创伤,但这是自己的母亲,又不能当包袱甩了。所以,有钱和有子女,哪一个更有用?当然是有钱了,久病床前无孝子,大多数时间,普通人是有心无力、自顾不暇。老人,真是可怜。
BF在日本,寄居在哥哥家。虽然他的母亲健在,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了,他说想念我,想念银川的家。我们在一起19年,早就是最亲的亲人了。日本人也好,韩国人也罢,爱上一个人,也只能管好他这个人,至于其他的,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没必要迁怒于他。我也说过,他可以留在日本生活,把中国的钱都给他转过去,让他重新开始,可他不愿意,他要一辈子缠着我,跟我一起生活,莫名的有点感动。番邦再怎么坏,也有好人,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现实。
我的外公是年三十当天去世的,真是巧啊,每年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心情压抑。过去三年,你又能找出几件让人开心的事呢?兔年到了,只能期许今年更美好,一个人活在希望里,总觉得很幸福,如果活在失望里,就会很痛苦,所以人生的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太高了,很难实现。我想,到了三月,我要去固原赏桃花,去中卫赏梨花,就算BF不在身边,一样要活得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