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12月23日,从香格里拉到达维西县城, 住了一夜.
24日,不慌不忙地沿澜沧江北上,向这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茨中--出发.
在快到达的时候,意想不到, 公路由于附近一个村子修路而导致山体塌方,
把道路完全堵死. 连从昆明特地赶去主持圣诞节午夜弥撒的神父,
也和我们一起被堵在路上.在路上经历了好几个小时焦虑的等待,
终于在傍晚赶到茨中.
茨中, 澜沧江西岸峡谷深处一个美丽安静的藏族小村庄,
距德钦县约80公里.
一座悬索桥跨过澜沧江,把茨中村和公路连接在一起。藏在大山里的茨中之所以有别于滇西北其他村落,是因为它拥有一座在藏区相当罕见的天主教堂。这座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气派的教堂成为了“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2006年05月25日,
茨中教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教堂后院有两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一棵是桉树,一棵是月桂树,都是传教士当年为聊解思乡之愁,用欧洲带来的树种种下的,至今已近百年,高大的桉树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这可能也是云南树龄最长的桉树。大树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园,茨中的葡萄比常见的葡萄要小得多,仅指甲盖大小,颗粒小而饱满,口味甜中带酸。这种名叫玫瑰蜜的法国葡萄,在法国本土已经绝迹,但是在云南偏僻的深山中依然生长良好。茨中的山坡上到处种满了葡萄,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葡萄酒的器具。老百姓从传教士那里学会的葡萄栽种和酿酒技术承袭至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