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雪山年”(3)

(2006-12-21 23:16:32)
分类: 香格里拉

我的“雪山年”,也是爱好摄影以来收获最大的一年。从云南回来后,给自己的表现打了个90分。有那么几张照片得到广泛的好评,为自己做了本精美的像册,几张我最喜欢的照片,找最好的制作公司,以非常贵的价格,用最好的材料放大到A2和1米的尺寸,挂在家里和办公室的墙上,据说200年不会退色。有两张日照金山的片子放大到1米多作为公司礼品挂在了一家中美合资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中,象征着他们今后事业的辉煌。好几个朋友向我要走了照片,直到现在,还得不断地去做这些片子,满足朋友索取的要求,还有其中的几张,发表在了杂志上。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收获,但雪山,是我至今所拍摄的最好的片子,是自己最喜欢,最珍惜的。对于这样的自娱自乐,我非常满足。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雪山,除了美丽,也是净化灵魂的理想场合。最美丽的雪山都是难以接近的,到达雪山的过程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经历。雪山下,我相信多数人都会有一种超脱了物质的精神感受。能够一次次来到雪山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追求,我和喜欢雪山的人,总有许多共同语言,很容易成为朋友。在那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奇景前,人世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所感受到的,惟有单纯的对自然与神灵的赞美与崇拜。如果能够有足够多的机会去雪山,那么我一定选择一次连相机都不带的旅程。这次虽然是为了拍雪山而去的,但有了比单纯拍摄更多的收获和体验,这是在其它地方所不能得到的。

 

为什么要摄影?拍什么?怎么拍?这些是我始终没有想清楚的问题。但清楚的是,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透过镜头,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在大自然中贴近世界的本质,在行走中记录,回来后慢慢处理欣赏,和大家分享,充分享受旅途和摄影过程的乐趣,没有任何压力,这些认识,虽然浅薄,但真能做到如此单纯地去拍摄,却也不那么容易。从不把自己当成什么“摄影师”,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这样才会玩的开心。不反对别人想成名成家,参赛获奖,追随市场潮流,获取经济利益等行为,也完全理解他们,如果自己遇到了适当的机会,可能也会有选择的考虑的,但我不会以此为目的去刻意拍摄。我曾谢绝在不同的专业媒体出头露面的机会,这些对于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却总是看的很淡泊。不是自视清高,我知道自己远没达到有资格和别人说些什么的程度,对自己,对别人都要负责任,何况我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更喜欢低调的生活,也不需要通过这个去证明自己什么。这些想法和认识,通过通过云南西藏的经历,更加得到强化。

 

在这里写东西也是一样,随心所欲,想哪写哪,连续也好,跳跃也好,首先是给自己做的一种真实的记录。云南雪山行,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许多记忆在慢慢地淡忘,惟有这些照片,天天与我相伴,无论在网络中,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这些照片时时刻刻把我带回那些美好的瞬间,随时提醒着我,在物质世界中,要保持冷静、安宁、平和的心态。

 

继续我的记录,最精彩的部分都先发出去了,现在回到第三次上梅里的第一天。记得很清楚,那是2005年的10月12日,我们刚从川西回到云南。在路上,为了避免前两次的失望,我们一直给梅里那边打电话询问天气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毅然前往。当天下午,过金沙江从四川进入云南,过奔子栏,金沙江第一弯,白芒雪山。接近德钦县城时,转过一个山口,梅里雪山突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激动的一片欢呼。很快过了德钦县城,到达观看梅里雪山的飞来寺附近的南卡饭店。前两次来我们都住在南卡,那是观看雪山最好的位置,甚至可以不出门,打开窗子就可以拍摄雪山。

 

2005年10月12日,是神舟5号发射升空的日子,深蓝的天空片片白云,山峰上也簇拥着团团的云朵,不停地翻滚着,奔腾着。接近傍晚的时候,神山上空的那片白云化为一片红色的晚霞,仿佛在向太空中遨游的神舟5号致敬。下午,太阳在梅里雪山左侧后方,光线是很强的侧逆光,雪山正面很暗,光比非常大,很难拍摄,能拍到这样几张,已经很难得了。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夜幕降临,雪山下一片宁静。一轮明月,在雪山的左后方升起,照耀在雪山上。大约9点多钟的时候,我拿起相机,上到南卡饭店三楼平台上,想拍摄月照银山的景色。平台上寒冷,黑暗,除了风的呼啸,没有一丝动静,远处的雪山,隐隐约约,显得愈加神秘。呆了一会,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阵孤独和恐惧感向我袭来,仿佛一个人被抛弃在未知的黑暗荒野中。神山,是有生命的,她可以很温柔,也可以很严厉。匆匆收拾东西,回到房间里,打开窗户,架起相机。在温暖的房间里,感觉塌实多了。

 

拍摄雪山的夜景,同样是第一次。为了保险,先用数码相机接上120相机的长焦头试验拍摄。暴光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最后确定30分钟是比较适合的暴光长度。尽管有月光,但远处的雪山仍然非常昏暗,取景对焦很困难,只能大概估计。等试验好了拿120胶片机拍摄,却由于操作失误没有拍上,非常可惜,否则,那应该是一张非常精彩的片子。半夜时分,月照银山结束。

 

由于长时间暴光,暗淡的雪山在照片上也显得很明亮,天空中星星的轨迹,就像一阵流星雨划过夜空,洒向雪山。面对夜空下的雪山,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下的轻柔与浪漫,还是柴可夫斯基“悲怆”或贝多芬“命运”中的沉重与悲壮?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梅里雪山,在任何时刻都是美丽的。这是黎明前的雪山。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把时间再向后推到第一次上梅里的那天,2005年的10月2号。梅里的天空很透亮,但山前的一片云彩,把神山遮挡的严严实实,下午的阳光从云层中透射过来,神山前万道金光,同样无比壮观,但我们毕竟想看的是神山。到了傍晚,主峰终于露出了一个山尖,很快消失在暮色苍茫中。

 

在观景台,只能看到雪山下的明永冰川。

我的“雪山年”(3)

 

冰川前的云,就像一只奔腾的猎豹。

我的“雪山年”(3)

 

主峰前的万道金光。

我的“雪山年”(3)

 

傍晚,神山主峰终于露出了真容,但其它山峰全部笼罩在云雾中。

我的“雪山年”(3)

 

以下照片为一些花絮,记录下我们的旅程。

 

这就是南卡酒店。

我的“雪山年”(3)

 

等待云开。雪山下的盛宴。

我的“雪山年”(3)

 

在房间中看雪山。

我的“雪山年”(3)

 

从中甸去梅里雪山,大约190公里的路程,都是险峻的盘山路,但路况很好,大约要走大半天,沿途可以拍摄香格里拉的田园风光,纳帕海,白芒雪山,德钦县城,松赞林寺,金沙江第一弯等景色。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我的“雪山年”(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