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硝酸钠慢性中毒假食盐健康 |
分类: 媒体报道 |
5000吨假食盐混入穗惠潮
来源:大公报
据广州警方透露,该团伙自2011年起从山东等地低价购入大量颗粒盐、日晒盐和少量工业盐,通过重新包装“改头换面”后,製成假食用盐、假味精甚至其他调料,向广州、惠州、潮州和湖南等地销售。
缴假盐283吨 三省拘12人
近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广东、山东、湖南警方联合摧毁一跨省市假盐犯罪网络,先后在三省五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现场缴获“三无”盐283.35吨,涉案金额达2000万元。
初步统计涉案假盐达5000多吨,除缴获的280吨外均已悉数混入多地超市、食品蔬菜市场和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等,其中腌製行业因耗盐量巨大,更被警方疑为假盐“消费”主力。对于记者询问假盐是否流入香港,广州警方回应称,目前尚未发现有假盐入港的线索,但具体情况仍待追查。
记者今日走访数家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发现,广州市内大型超市对食用盐的准入门槛较高,假盐难以“蒙骗过关”。
华润万家五羊新城店黄经理告诉本报,大部分超市只对通过“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和“食盐批发许可证”两证的企业,才会准予上架。且工商部门和食药监部门以往均会频繁抽查,不合格产品难以“瞒天过海”。
档主明知是假 自己不敢食用
而食品蔬菜市场和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的小摊档及城中村腌製品档口,则成为假盐“消费重灾区”。记者走访越秀区和天河区7家菜市场了解到,不少店舖销售的食用盐均产自无牌无证的私人小厂,有档主直言产品虽可能不合格,但市民难以辨别真假。部分腌製品档主更指出为降低成本,一般腌製时会用粗盐而非加碘盐,并坦承所用粗盐“自己不敢食用”。
他说:“一般腌製100千克咸菜需用逾10千克粗盐,若用合格粗盐成本超过15元,而使用劣质盐能节省近半成本。”
著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告诉本报,目前仍在市场流通假盐主要有三方面危害,首先颗粒盐和日晒盐是所谓的“粗盐”,因未经过精细加工,成分往往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杂质,长期食用易造成慢性中毒。
此外,“粗盐”因未添加碘成分,若当成食盐长期食用会致胎儿畸形、甲状腺肿大、体格生长落后及智力发育缓慢等症状。但危害最大的是往食用盐里面添加工业盐,“工业盐中的亚硝酸钠是剧毒物,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克的亚硝酸钠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钠可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