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海燕出版社
推出的这本《童年的纸飞机》,满满的童年回忆被重新激活了。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时光再现吗?那么多老画面,对于已经不惑之年的我来说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生活不是现代孩子们的样子,虽没有生活于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但就是那淳朴的乡村却深深滋养了我们幼小的心灵。
记得当时物质生活匮乏,但却不能阻挡我们快乐成长的脚步,也就是此书中种种休闲娱乐的物件或游戏影响我们的一生。那时的快乐是真切的,不掺假的。相比之下而今物质生活极度丰富,却不能及。相反让很多人感觉空虚起来,也许杨光老师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也有这个原因吧。他的作品能唤起我们审视在现代教育中显现的诸多浮躁与不安。我们不禁质疑,为什么生活条件更好了,我们孩子的幸福感却还在减少。
杨光老师是个画家,他用自己的画笔以素描的画法为我们精心呈现了那一个个熟悉的老物件和一场场似曾相识的游戏画面。朴素的风格,有几分复古,有几多真实,还有几分的身临其境。近二百个生活片段任往事历历在目,时间至少跨度几十年,影响几代人,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那份生命之中的闪亮。
我的记忆中有花花绿绿的糖豆,尽管能吃到的时间并不多,却仿佛甜了以后的每一个日子,直到现在,那些高档的糖果也再吃不出那份甜蜜。摔纸牌,男孩子居多,而摔泥碗(我们那儿叫摔皮皮窝或皮皮碗,音大概就是这样吧,现在已经基本没有孩子玩了)则是大家的游戏。看谁把黄泥碗底做的最薄,摔出来破的洞洞最大,才能赢走对方更多的泥巴补上,那样就是赢走了对方的泥哟。那或清脆或沉闷的响声看着图片又仿佛响彻耳边。而像“斗鸡”、“击鼓传花”、“拔河比赛”、“捉迷藏”、“跳格子”、“老鹰捉小鸡”……很多的游戏项目则广泛的被传承下来。问身边的很多孩子都能津津乐道并享受着参与的快乐。或许,我们孩子缺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参与感吧,我们远离了那份切实的快乐,甚至在越来越高级的玩具面前不屑于去玩了,孰不知,就是那种在人与人交流之中的感情碰撞和交织,才是孩子们幼小心灵所渴求的吧。
书中有配套的音频和视频片段可以在当下重温那些过往的美好。是由“虎爸爸”-河南广播电视台教育广播的总监付天老师讲解或带小朋友们录制的。看孩子们欢乐的笑脸,我们真应该行动起来带孩子们去玩,去还原我们儿时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