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四个月的幼儿园,小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成为了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下来,短短两个月,感觉小雨成熟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周边好朋友的影响,上学两天后,小雨就同意了分房睡。雨妈一直认为分房对于小雨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从小小朋友一直和雨妈睡,大点了也是在同一个房间,睡自己的床,不过偶尔晚上也会爬到爸爸妈妈的床上。现在有了妹妹,都为了争妈妈的宠,更是不可能独自睡了。之前也有和小雨谈过分房睡的问题,同时和她灌输了澳洲这边孩子都是自己单独睡,上课了老师会问的(雨妈撒了个小小的谎),小雨都没怎么松过口,不过也告诉了她等她上学了要自己睡,但是雨爸雨妈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上了两天课后正好是周末,雨妈又和小雨谈到了分房睡的问题,告诉她自己睡房间里可以放她自己喜欢的东西,床单是她喜欢的粉色的。小朋友考虑了下同意了,大大出乎雨妈的意料。小朋友很开心的和雨妈一起收拾自己的房间,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吃的都搬进了自己的房,书桌上摆上自己的东西,躺在自己粉色的床单上,小雨美滋滋的,一点都没有不能和雨妈睡的不舍,弄的雨妈心里还有些小失落。现在的小雨已经很习惯自己的房间了,会自己关上门在屋里画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已经有了隐私意识,明确告诉雨妈以后进她的房门要先敲门了,虽然雨妈没敲门进去也没什么异议,但是人家提出来了,合理的要求家长还是要配合的。小雨对于自己的房间,上学不在家的时候是会关门的,其目的现在只有一个,防玲珑。即使在家,不在房间的时候都是房门紧闭,就是怕妹妹到她的房间里捣乱。不过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欢迎妹妹到房间里去玩。睡前要雨妈陪着,等到她睡着了才能离开,半夜起夜小雨都是自己搞定,不用叫爸爸妈妈,一般都是一觉到天亮。不过要是起夜了,就直接爬到雨妈的床上了,这点如果能改掉就更好了。
上了小学后,小雨的自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前都是一直跟着雨妈一起洗澡,不过都是自己洗身子,雨妈只在洗头的时候帮帮她。后来因为想拥有更多的选择洗澡时间的自由,小雨决定不和雨妈一起洗澡了,只在要洗头的时候才和雨妈一起后。后来觉得能够自己给自己洗头了,连洗头都是自己来,根本就不和雨妈一起洗澡了。刚开始自己洗头的时候,雨妈还不放心,守在门口,等她洗好后再帮她冲冲,怕没洗干净,几次之后雨妈也就放手不管了,小朋友做的还是不错的。现在洗澡擦身子穿衣都是自己搞定了,只是开水关水还是要雨妈代劳,没办法,这小丫头太谨慎了,怕把自己烫到,坚决不碰龙头,都是雨妈调好了水温才进去洗,洗完了直接出来,雨妈去关水,什么时候都是自己做了,雨妈才真正省心。
成为小学生了,雨爸雨妈就开始教育小雨要开始自己挣零花钱了,同时给小雨开了个儿童银行账户,每个星期带钱到学校,学校会直接存在银行里,五分,一角都行,只是让孩子们了解积少成多的意义。小雨欣然接受了劳动赚钱,吃晚饭时帮着摆餐桌,吃完饭洗碗,有时候帮着照顾弟弟妹妹,或者是帮雨爸洗车,割草,或者是帮雨妈整理浴室,根据劳动量不同,可以挣到两角到五角不等的零花钱。不过做自己的事是没有任何钱的,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收拾自己的玩具等。刚开始小雨挣钱的兴致很高,拿到钱后没事就抱着存钱罐数数里面的钱。有点守财奴的倾向,不肯存太多的钱到银行,喜欢把钱留着存钱罐里,听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每次要存钱时,都是把存钱罐里的钱倒出来数一遍,挑几角钱出来存到银行。现在有些怠懈了,只想着如何能赚钱而不太想做事了。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劳动所得,小雨赚的理所当然,不是劳动所得,她是坚决不要的。有次雨爸觉得她学习态度不错,给了她两角钱,小雨很坚决的退给了雨爸,说了句:“我又没劳动,我不要。”
对于新的环境,小雨的适应能力还不错。刚开始也因为没有朋友而郁郁寡欢,但是她都放在了心里,没有象别的孩子一样产生抗拒情绪,而且选择慢慢的适应。雨妈也总是开导她,等她语言慢慢好起来后,她的朋友就会多起来的,她自己也是这样相信的。后来认识了个中国女孩,和她一样,刚到澳洲不久,在国内应该是上过双语幼儿园的,但是语言还是不通,每天上学都哭。小雨和她交上朋友后,心情好了不少,终于有个可以说中文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当然是高兴。但是看到她每天哭,小雨就对雨妈说:“我刚开始也是想妈妈想的哭,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看见,只偷偷哭一下。哭也没有用的啊,有什么好哭的呢。”现在和这个女孩成了很好的朋友,最近这个女孩回国了,刚开始几天,小雨也有些小郁闷,觉得又没人玩了,雨妈说:“那个女孩八月份要回国的,你那个时候怎么办呢?”小雨很自信的说:“那个时候我的英语就很好了呀,我就会有很多别的朋友了撒。”现在小雨就已经有了好些西人朋友,每天在学校里玩的很开心了,虽然偶尔也会有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没和她玩的小情绪,但都不会影响她喜欢上学了。快放假的时候,小雨还对雨妈说:“我不想听到放假这个词,我就想每天都上学。”最近放假了,由于天气不好,雨爸雨妈没怎么带小雨出去,今天就在家爆发了一次,哭着要找小朋友玩,晚饭后约了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心情才好很多,真不知道你需要多少朋友。孩子,有时候要学着独处,学着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