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你朝山的功德不大

标签:
转载 |
“朝山”是佛教徒的一项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超,是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如: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山,是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正面的楼门也被称为山门。
http://s5/middle/71eb276et7706c7e2c514&690
所谓朝山总以朝礼佛教名山圣地为前提,我国四大名山——普陀、九华、五台、峨嵋,尽是朝山者的目标,因为此四大名山法缘殊胜,它是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凡是朝山者,以其虔诚、恳切即感种种现瑞。事实上,朝山壮举即是一种为法不计辛苦的表现。修行为何?当以消除业障为首要问题,业障深重,若不经一番磨练何得消除?因此,有许多人主张“苦行”,在苦行中,三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为感人,所謂“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因此许多大德高僧於各种苦行中多采取朝山壮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折服我慢,尤其三步一拜朝山的时候,不管有几双眼睛盯着你,而你仍然是五体投地,这时,试想我慢之心如何生起,时常朝山,便是时时消除我慢。修行是一条艰巨的道路,若不能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话,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如何培养坚定的道心是要紧的事。朝山可以培养道念,当你从遥远的路迈向圣地时,如果途中经不起种种考验,如何能达到圣地呢?所以,朝山正是考研道心及毅力的時候。
由于朝山有这么多的好处和功德,所以很多信仰坚定、信仰虔诚的僧俗都热衷于朝山,以此来与道场广结善緣、消除无始劫业障、折服我慢之习气、考验自己道心坚固与否。也有很多人执着于朝山的功德,确不了解朝山的意义,以为去了就算朝山,以为到了就具足了朝山的功德。整天东奔西走,心往外驰,以朝山的名义,在导游的带领下走马观花,游山玩水或到处攀缘。飞机上来飞机上去,山稍微高点就做缆车,吃住稍微差点就怨天尤人,如果此处商业气息再浓厚一点,那就更是抱怨连天。其实这已经失去了朝山的意义,没有必要再用朝山来粉饰自己,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
http://s2/middle/71eb276eta643d1e93cd1&690
中国有句古话“烧香远拜佛,不如孝公婆”。佛门还有一句话“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都是告诉我们,安住当下,把信仰落实在脚踏实地。过去有一个屠夫,生性暴烈,甚至对自己的老母亲也大声喝斥,动辄拳脚。有一天,他听说普陀山有一尊活观音非常灵验,决定发心去朝拜。这位屠夫到了普陀山,到处找不道到活观音,就请教住持老和尚:“活观音在那里?”“活观音已经到你家里去了!”“老和尚回答说。”“活观音长得什么样子呢?”“啊!衣服反过来穿,鞋子倒过来踏的,就是活观音,你赶快回去,一定可以看到菩萨。”屠夫一听,日夜兼程急急忙忙赶回家里,到家已是夜半人睡的时候,急促粗鲁的叫门:“快来开门哪!我回来看活观音!”睡梦中的老母亲忽然听到儿子的吼叫声,惊悸地从床上爬下来,深恐开迟了,要挨儿子的打骂,慌忙黑暗中,衣服穿反了,倒拖着一双鞋子,匆匆忙忙来开门。儿子一看一个反穿衣,倒踏鞋的妇人,倒头就拜:“您就是活观音!您就是活观音!”这位老母亲知是菩萨感应,于是把握机缘,训诲一番。从此以后,屠夫痛改前非,变成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