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2023年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分析(11)

(2023-08-24 19:36:50)
标签:

2023北京卷

地理等级性考试

高考地理复习

试卷分析

新课标高考

分类: 地理(学业等级性考试)

18.(11分)

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2023年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分析(11)

11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5分)

答案:人类活动少,本地污染物少,远离其他大陆,受盛行西风和西风漂流阻挡,外来污染物不易到达。

首先确认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这个结论,说明是和其它大洲比,而不是和南极其它地区比,不然看图这么多的考察站,污染物少不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南极条约》约束、科研人员素质高保护意识强。5分呢,至少要说5条,甚至更多。远离其它大陆、本地环境单一、没有固定居民都想到了。真没有想到西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我想的是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外来污染物不易进入,还是高分值逼的,不然根本想不到。洋流也想到了,但是觉得洋流是输送污染物的,有扩大污染物范围的作用,被否了。头一次碰到这样解释的,能说得通但很无语。感觉如果能提供一些信息就可爱多了。示意图啥也没有,还给了这么多的科考站,还这样直接设问?还赋这么多的分,第一次说“不厚道”了。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城偏高。

2)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6分)

答案:来源于调查活动、交通运输等所用燃料;黑碳降低地表反射率,使地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速积雪融化。

 一定要读懂信息,考察站附近黑碳含量高,说明和人类活动相关,黒碳又是来源于不完全燃烧,所以极有可能是能源,不写“燃料”行不行?就是交通运输和其它设备使用的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

黑碳吸热增温加速积雪的融化,这个应该可以想到,降低地表的反射率不容易想到,因为过去教材还有“地表反射率”这个概念,还告知“新雪”的反射率最大,所以地面温度低。也做过地表辐射率变小气温增加的题,还有记得我国早些年曾好像在西北地区做过向冰川撒碳粉加速其融化,增加水资源的实验。所以有这个知识储备。

突然感觉没有这张图好像也能完成任务,呵呵。

越是遇到“难题”,越要多写,还有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多讲一些,有时候也能获得意外的收获。但多讲的内容不要多做题,这样负担就增加了,多讲只是丰富学生的思路,让他有的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