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桥”不修也罢

(2011-09-10 11:37:31)
标签:

胶水大桥

郑州

杂谈

分类: 议论风生
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桥”不修也罢
王孝武

  ◎王孝武

  网传郑州耗资3000多万元的大桥仅用49天就建成通车,不到两年桥面两侧80个石栏杆掉了26个。大桥管理方有关负责人称,石栏杆脱落系因石材加工工艺缺陷,用石材胶粘接是花岗岩石材相连接的一种常规做法。(9月8日《人民日报》)

  网友戏称郑州此桥是座“胶水大桥”,大桥管理方很委屈:这怨不得我们,粘花岗岩都是这么干的。对此我不禁想说,这是座承载着行人安全的桥啊,怎能建得如此脆弱?要是哪天有人扶垮了石栏杆不幸坠河,那可是人命关天啊!

  我的忧虑并非耸人听闻。据有关负责人介绍,80个石栏杆之所以掉了26个,是因为桥的“石柱头”与石柱本身并非一体雕制而成,“石柱头”与栏杆石柱之间的固定凹槽太浅。根基不牢,遭遇侧向强外力就会导致松动脱落。

  造桥修路是给人用的,讲究点美观本也无可厚非,可美观终不能取代实用,更不可罔顾安全。试问,供人扶靠的“柱头”与石柱,为何不用完整石材,非要雕制拼接不可?除了花岗岩石材,这座桥的护栏为何不考虑选用其它更结实耐用的材料?难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美观?

  就算大桥的管理方不太接受“胶水大桥”这一称呼,可事实不容争辩:通车不到两年,坏掉的石栏杆就超过了1/3,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座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桥”。看到这样的桥梁,我时常想起武汉长江大桥,这座通车已逾半世纪的老桥,护栏由钢筋混凝土砌成,虽然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固若金汤,多年来扎扎实实地呵护着往来行人,任凭风霜雨雪洗练却少有创损。

  用胶水粘花岗岩护栏,表面上看是一种常规做法,深层次则反映了当今社会世相百态。不得不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在他们看来,花岗岩比混凝土好用,胶水比钢铁好用,形象比安全重要,政绩比民心重要。如果不给这些人打一针清醒剂,狠狠刹一刹这股势利钻营的歪风,将来坏掉的,恐怕就不光是26个石栏杆了。

(9.10揭阳日报、宝安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