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办公不如推进公车改革
(2011-06-20 09:09:12)
标签:
公务自行车公车杂谈 |
分类: 议论风生 |
按理说,山东省此次试点推出公务自行车,其出发点是为了减少公车使用、节约能源,理应得到掌声,可互联网上却是骂声一片。不少网友批评此举有作秀之嫌,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举难以贯彻执行。
说起公务自行车,人们难以忘记不久前流传在网上的一张照片:某省省长骑着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逆行,后面跟着警卫和一大批官员,马路上其他车辆被清空。有人感叹:如此骑自行车纯属作秀,还不如坐轿车呢,这比坐轿车更扰民!
此次山东省试点公务自行车,虽不至于安排警卫保驾,也不至于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但依然难以摆脱作秀的嫌疑。根据山东省的规定,“要求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执行公务活动,原则上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这让我疑窦丛生,
“3公里”这个标准由谁来测定谁来监督?既是“原则上”使用,那是否就意味着可使用可不使用?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倡议性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这100辆公务自行车究竟能减少多少公车使用?节约多少能源?
如此缺乏可行性而“形式大于内容”的举措,还真不如叫它“公务自行车秀”更好。如果山东省有关部门真心想减少公车使用、节约能源,为何不推进公车改革呢?
看看香港吧,上个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信息,全港公务员近17万人,但香港特首加上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立法会主席,全港享有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仅20余名。而且,政府车队规模越来越小,公车车号全部公开。
推进公车改革,公车使用自然会减少,能源自然会节约。有香港这么好的范本在眼前,山东省放着不学,却去试点什么中看不中用的“公务自行车”,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对于山东省试点公务自行车的做法,有网友写打油诗揶揄道:昨日去城东,骑行半点钟,裤子被磨坏,胯骨有点松,养尊处优惯,没车真不中,今天打报告,试点不成功!这首打油诗看似玩世不恭,实际上将官员对公车的依赖和滥用刻画得入木三分。
但愿山东省有关部门能认识到,发100辆自行车实际上只是发了100辆“小号”的公车,习惯了坐轿车的官员们不会因为你一纸文件就把屁股从轿车上挪开。因此,只有推进公车改革才是减少公车使用的治本之道,没有了公车,官员们该打的就会打的,该坐公交车就会坐公交车,该骑自行车自然会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办公不如推进公车改革
王孝武/武汉 《新消息报》第07版:观点
政府有些改革,让人看不明白。比如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要求3公里范围内,公务员要是外出办公,就用这些公务自行车。
说起公务自行车,人们难以忘记不久前流传在网上的一张照片:某省省长骑着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逆行,后面跟着警卫和一大批官员,马路上其他车辆被清空。有人感叹:如此骑自行车纯属作秀,还不如坐轿车呢,这更扰民!
此次山东省试点公务自行车,虽不至于安排警卫保驾,也不至于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但依然难以摆脱作秀的嫌疑。根据山东省的规定,“要求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执行公务活动,原则上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这让我疑窦丛生,“3公里”这个标准由谁来测定谁来监督?既是“原则上”使用,那是否就意味着可使用可不使用?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倡议性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看看香港吧。上个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信息,全港公务员近17万人,但香港特首加上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立法会主席,全港享有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仅20余名。而且,政府车队规模越来越小,公车车号全部公开。
推进公车改革,公车使用自然会减少,能源自然会节约。有香港这么好的范本在眼前,山东省放着不学,却去试点什么中看不中用的“公务自行车”,我想不通。
对于山东省试点公务自行车的做法,有网友写打油诗揶揄道:“昨日去城东,骑行半点钟,裤子被磨坏,胯骨有点松,养尊处优惯,没车真不中,今天打报告,试点不成功!”这首打油诗看似玩世不恭,实际上将官员对公车的依赖和滥用刻画得入木三分。
但愿山东省有关部门能认识到,发100辆自行车实际上只是发了100辆“小号”的公车,习惯了坐轿车的官员们不会因为你一纸文件就把屁股从轿车上挪开。因此,只有推进公车改革才是减少公车使用的治本之道,没有了公车,官员们该打的就会打的,该坐公交车就会坐公交车,该骑自行车自然会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