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当我看到手持废旧火车票,期待回广东老家的百岁老人明修时,我猜测他心里写满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怅惘。
前两天,当他家乡的民政部门来接他回家时,他的选择让人有点意外:不回家了,就留在武汉(19日A10版、20日A11版)。
和明修一样,百岁老人贺元亨和胡小青也喜欢在武汉生活。两位老人自1964年随女儿从湖南来汉,迄今47年。他们爱武汉如家,成为江城首对百岁夫妻(15日A01版)。
应该说,明修老人选择武汉和贺元亨夫妇扎根武汉,都值得欣慰。他们的抉择,不仅是对武汉的认可,更饱含期待。
对于人民对城市的期待,新任武汉市长唐良智感同身受。他在记者会上说,自己在武汉工作生活32年,已把她当成第二故乡。他说,将带领市政府尽全力为这座城市工作(18日A02版)。
诚如唐良智所言,上世纪以来,波连浪接的城市化运动,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在奋斗中拥有了第二故乡。更有不少人,将第二故乡作为一生的归宿。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当人们宁可抛却浓重的乡思,舍故乡留他乡,第二故乡又能给他们什么呢?
我想,不应只是漂亮的建筑,繁华的街市,更重要的是幸福的生活和家一样的感觉。
愿明修老人在汉安康。【七日谈之七】原载2011年2月22日楚天都市报社会版“七日谈”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