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千千万万的人们,沉浸在对“世纪不了情”的感动里。有人说,这是一段比《山楂树之恋》还纯的初恋(7日、8日、9日社会版)。
http://s14/small/498f4b57x9977b79c626d&690
得知如今已83岁的吴琴斋爹爹生活得很幸福,黄玉梅婆婆忍不住满足地笑出声。在婆婆欣慰的笑颜里,我依稀看到他儿子许先生的身影,正是他不遗余力牵线搭桥,才完成了婆婆的心愿。
孟子说,仁者爱人。许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满怀爱心、孝心,雍容大度的仁者。他想用这份跨越57年的牵挂,让晚境孤寂的母亲,燃起阑珊的心灵灯火。他的仁爱孝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人性是伟大的。放眼社会,凡以人为本、从人性角度出发的事,总能打动我们:上一周,武汉交警从市民出行习惯和车流量考虑,将鲁巷转盘到民族大道这段路上的护栏向右平移半股道,一举解决拥堵难题(4日A14版)。还有,为让市民在工程建设一完工就能上路行车,交管部门悄悄将交管设施施工提速,使之与工程同步(4日A14版)。
与上述两例相对比,江城那些“铁将军把门”的残疾人公厕(2日A01版),那些在挡板拆除后密集裸露在马路上的钢钉(7日A01版),到了夜间车流稀少后依然禁止车辆左转的措施(4日A12版),就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从黄婆婆的儿子说到夜间“禁左”措施,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这些人与事之间折射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仁者爱人——之于家庭,就是爱自己的亲人;之于社会,就是要像爱亲人一样爱所有人;之于当政者,就是要以人为本,为百姓谋利益,让老百姓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地生活!【七日谈之二】原载2011年1月10日楚天都市报社会版“七日谈”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