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公务员将逐步不录应届生

(2008-04-19 22:41:13)
标签:

就业

公务员

应届生

分类: 路上纸上
   按:4月16日的一篇报道,貌似转载率颇高,贴下来,收进新闻作品吧。
 
   日前有媒体报道,5年后我省公务员招考将不再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自省委组织部的权威消息则表示:省市公务员招考向基层倾斜,是一种趋势。但究竟哪一年向应届毕业生关门,我省尚未制定时间表。

    昨日,记者就这个问题专访了省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副处长胡立强。胡立强表示,省市机关从基层选拔公务员,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我省一直在推动这件事,去年省直机关公务员招考,我省从基层选拔的比例为1/3,今年达到75%。但公务员招考究竟从哪一年起向应届毕业生关门,我省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时间表。

    胡立强告诉记者,省市及以上公务员招考逐步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更多地面向基层,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可以鼓励和引导广大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二是从基层选拔干部符合干部成长规律;三是党政机关确实需要大量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

    那么,省市公务员招考向应届生关门,会不会给干部年轻化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胡立强说,我省选拔干部的渠道和手段是多样化的,除了公务员招考,还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种手段,特别优秀干部还会破格提拔。1996年、2001年、2005年我省曾三次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每一次都有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因此不存在影响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想考公务员的应届生该如何应对政策变化

    有多种基层锻炼方式可选择

 

     省市以上机关公务员招考将逐步向基层倾斜,最后不再招考应届毕业生。那么,准备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的在校大学生,该怎么应对这一趋势?

    “可以参加选调生招考、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和‘西部计划’等等,总之是先到基层工作,然后再逐步往上考。”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处长王玮介绍,依照目前的政策,省直和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时,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加分的,对选调生和三支一扶也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因此应届大学生可考虑这些面向基层的岗位,今后再图进取。

    另据介绍,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日前已经作出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我省目前正在部署、组织这一事宜,这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机会。

 

  发达国家本科生不能直接进机关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晓林教授昨日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本科生一般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1-2年在机关的实习经历,才能成为公务员。

    徐教授介绍,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培训有一套严格的机制,本科读完后,一般需要读3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这期间包含一年实实在在的在政府机关实习、工作的经历。有的国家还要求实习两年。

    徐教授说,省市机关公务员从基层选拔,将使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更加熟悉基层,了解艰苦地区的基本情况,是件好事。

 

    出家门进校门出校门进机关

  “书生公务员”缺乏实践经验

 

     “一些应届生考进来的公务员,考试成绩都不错,但关于省里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却知道得不多,书生气太浓。”省民政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诉记者,国家和省里近年来招考公务员向基层倾斜,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抓得很准。

    省人事厅公务员处处长王玮介绍,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随后,国家开始实行公务员招考制度。我省从1996年开始公开招考公务员,一大批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

    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公开招考方式,为人才选拔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比起过去实行的国家分配制度,这种选拔方式更有利于把优秀人才招进国家机关。

    但前些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大多数岗位只面向应届毕业生,使得公务员来源单一,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难以获得考试机会。即便是面向社会招考,但是擅长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占有明显的优势。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上海市新录取公务员中,就有59.7%是应届毕业生。

    这种录用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应届毕业生出家门进校门,出校门进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应对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此外,在长期的公务员考试中,一些考试培训机构慢慢摸到了公务员考试的一些规律,办起了培训班。一些大学生为了当公务员,从大三开始,就一头钻进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中。这样的考试,开始培养新一类考试机器。

    正是注意到了上述缺陷和问题,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政策开始发生改变,招考条件中要求必须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越来越多。今年我省更是明确提出:省市两级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不低于招录计划总数的65%,其中,面向选调生遴选的比例不低于招录计划总数的30%。

 

  省市公务员招考逐步面向基层

    八成受访应届毕业生表示认同

 

     昨日,记者走进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江汉大学采访了4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32名同学认同省市公务员选拔逐步面向基层的政策,表示愿意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并积累经验。

    江汉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刘伟表示,要胜任省市级机关公务员的工作,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确实需要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让应届毕业生从基层开始锻炼,先到基层岗位上提高工作能力、积累经验,更有利于大学生成才。

    “我觉得这样的政策可以纠正一些同学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人把公务员考试当作一考定终身的‘法宝’,想着到机关里做官就稳定了,而不管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小徐说。

    在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也有8名同学对面向基层的趋势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全部都要下基层,也应该允许优秀的应届生直接进入省直或国家机关当公务员。

    即将在武汉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黄立说,工作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应届生中也不乏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味要求工作经验而将应届生统统拒之门外也不合理。此外,基层岗位和大机关不论在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上都不尽相同,在基层积累的经验在机关里不一定就用得上,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链接

    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各地政策一览

 

    河南: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每年引导1万名大学生下到基层去任职,在部署乡镇机构改革时,给基层预留编制。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还以双选会的形式,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

    四川:出台助学贷款偿还及考研方面等系列优惠政策,撬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杠杆。

    天津: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实施,逐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的竞争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