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交育种策略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2009-03-16 11:37:06)
标签:

玉米

育种

基因组学

回交导入系

科技合作

中国农科院

作物科学研究所

分类: 科研

相关合作内容的总链接

Q1:什么是回交导入系?
A1:回交导入系是指以轮回亲本为受体,以供体亲本为供体,通过高代回交,把供体基因组片段导入受体基因组中的遗传重组后的材料。

Q2:什么是轮回亲本?什么是供体亲本?
A2: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多次被用作亲本,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接受者,一般是综合性状优良,但尚有一、二个性状有待改进的亲本;
供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提供者,只在开始杂交时应用一次的亲本. 


Q3:回交导入系与近等基因系的异同?
A3:相同点:(1)都是用轮回亲本与不同的供体亲本回交获得的,即受体遗传背景以轮回亲本为主;(2)两者都有所需要的目标性状或基因,供体为供体亲本;
不同点:回交导入系对遗传背景的与原轮回亲本的一致性要求可以依据目的,而确定的回交次数而不同。即导入供体基因组片段多少而不同。近等基因系一般是通过饱和回交,并对目标性状或基因进行选择后,除此之外,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尽可能相同的材料。

Q4:回交导入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优势是什么?
A4:优势有(1)是改良现有优良品种个别缺点的有效途径;(2)是转移个别性状的有效途径;(3)是打破基因连锁,扩大基因重组的有效途径;(4)是控制性状定向变异的有效途径;(5)育种年限较短;(6)不受条件的限制.

Q5:回交导入系育种与系谱法(二环系、循环育种)比较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于那些育种应用?
A5 优点:(1)遗传变异易控制;(2)目标性状选择易操作;(3)基因重组频率易增加;(4)所育品种易推广;
缺点(1)回交育种只改进原品种的个别缺点,不能选育具有多种新性状的品种;(2)在生产上品种更换频繁时,若轮回亲本选择不当,往往有可能在回交新品种育成之日,也就是它的淘汰之时(注:对常规种而言);(3)回交改良品种的目标性状多限于少数主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力高,又便于鉴别,才易取得成功,对于数量性状,则往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奏效与可能性才能提高;(4)从供体亲本转移某一目标性状的同时,由于与不利基因连锁或一因多效的缘故,可能将某些不利的非目标性状基因也一并带给轮回亲本;(5)回交的每一代都需要进行较大数量的杂交,工作量较大.回交育种适用于那些综合性状优良,但尚有一、二个性状有待改进的品种的改良.


Q6:回交导入系耐逆性状筛选与育种应用的遗传学本质是什么?
A6:遗传学本质是把具有耐逆性状的基因从供体亲本导入到综合性状优良的轮回亲本中,遗传重组并筛选的过程.

Q7:什么是复杂农艺性状?复杂性状的遗传特点是什么?育种难在何处?回交导入系解决复杂性状的遗传改良上有哪些优势?

A7:复杂农艺性状泛指由多基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农艺性状。其遗传学特点是(1)上位性在复杂性状的遗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2从基因到表型调节控制的多层次性; (3)非遗传因素的作用。育种难在由于遗传背景的干扰,使对后代个体的选择上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 回交导入系解决复杂性状的遗传改良上的优势为可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从而大大增加对后代个体选择的可靠性.


Q8:筛选出的耐逆回交导入系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上研究前景是什么?

A8:筛选出的耐逆回交导入系在基础研究上可应用于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如利用多个轮回亲本不同供体中筛选出来的某逆境耐受材料对其进行QTL分析,由于背景不同,供体不同,相对于常规的双亲本mapping来说,对于该性状的QTL与遗传分析将更完整。应用基础研究上可以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开发分子育种技术,相关材料也可直接应用于育种。


Q9:如何选择回交导入群体作为耐逆筛选与鉴定?

A10: 由于回交导入系是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杂交后代回交的材料,其基因组中导入了部分供体片段,导入片段的大小与多少依据回交代数与基因组重组频率而不同,遗传重组后的耐逆性相关的重要QTL聚合的个体会在逆境鉴定条件下表现出耐受性。


Q10:与其它策略相比,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纯合利用的速率如何?为什么?

A10: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纯合利用速率比其它策略快.这是由于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的基因型都必然要朝着轮回亲本的基因型方向纯合,如:n对杂合基因,自交后代群体将分离成2的n次方种不同的纯合型,而回交后代只聚合成一种纯合基因型(轮回亲本),由此可见,在基因型纯合进度上, 回交快于自交等。


Q11:多少代回交为高代回交?(注:评论提问)
A11:呵呵。回交1代以上,因此2次及以上均可称为高代回交。


Q12:回交导入系构建的过程与原理?(注:评论提问)

A12:过程:以轮回亲本为母本,以供体亲本为父本,杂交一代(注:如果不考虑细胞质效应,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作为父母本均可)后,以轮回亲本为父本回交,回交代数依据目的可以不同。总体上,回交代数越高,越趋同于轮回亲本本身,其中导入供体基因组片段越小越少。原理:同A6。

Q13:在回交导入系构建过程中,群体大小应该如何控制? 即具体实施过程中BC1F1保留多少穗为好,以后的世代保留多少?(注:评论提问)

A13: F1当然一个就够。BC1群体大小的控制应根据实验目的不同而不同,但由于每个穗子上的每一颗籽粒配子基因型都不一致,所以BC1代保留5-10个穗子足够。但如果再进行高代回交,供回交的BC1F1群体大小与单株选择比较重要,应依据目标性状的不同而不同,遗传基础为主效QTL或质量性状,如个体选择适当,10株足够,但对于较复杂的性状,如果不漏掉重要QTL位点信息,建议选20-50株进行回交,后代筛选可根据性状的复杂性、显隐性遗传等综合考虑。



相关合作内容的总链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回交导入系合作
轮回亲本及其回交导入系总清单
郑58的回交导入系
昌7-2回交导入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齐319回交导入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89-1回交导入系
沈137回交导入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lx9801回交导入系
吉853回交导入系
郑60回交导入系
444回交导入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丹340回交导入系
WN11回交导入系
掖478回交导入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回交导入系合作实验方案--范本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回交导入系合作协议--范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