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2009-09-12 21:26:21)
标签:

日戳

盘门

明信片

清名

漕运总督

清江

分类: 极限集邮

   中国集邮报》2009年9月8日第5版刊登了笔者撰写的《可制<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的片源》一文。由于这套邮票都是多题材组成的,所以有很多遗漏,现补之。

    “燃灯塔”邮票  这枚邮票上的“燃灯塔”明信片已经介绍多个版本,再补充一种,片时1999年柬埔寨邮政发行的“燃灯塔·通县”明信片(图1),此片图案与《京郊风光》中的燃灯塔明信片采用的是同一照片。邮票上除了主景“燃灯塔”外,还有中景的一座三孔桥和远景的山水。三孔桥据查证为北京的通运桥,估计没有明信片。远景图案一种意见为运河源头——北京玉泉山,如果能确定无疑,则许多的玉泉山明信片(包括山上的舍利塔)都可利用制作极限片。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不是玉泉山,而是“燃灯塔”运河段的远景,如是这样,就没有必要制作玉泉山的极限片了。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天后宫”邮票 邮票上除了中部右侧的天后宫外,其左侧还有“望海楼教堂”。望海楼教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很早就有“望海楼教堂”的明信片,清代时期就有这个建筑的明信片,而且不止一种(图2、3,张海群藏品),近期明信片中也可以找到它,上世纪80年代天津邮政局出版的《天津新貌·海河公园》中的“哪吒闹海”片上的建筑就是这座教堂(图4)。这枚邮票的远景,据辨认是天津三岔河口,上世纪80年代天津市邮票公司的“引同饮滦河水 共思辛福源”明信片就有了用武之地(图5)。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山陕会馆”邮票 这枚邮票上除了前景“山陕会馆”大门外,中景还有一座塔。有邮友认为是聊城的“宋代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多的邮友则认为是临清市的“舍利塔”。两塔对比,临清舍利塔与邮票上的塔更吻合,层数相等,塔身也粗些。临清舍利塔有明信片,民国时期和近期的都有,近期的在2007年出版的《京杭大运河沿途风光》套片中(图6、7,分别为洪建新和顾膑的藏品)。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清江闸”邮票  这枚邮票的图案由3个题材组成(不含远景),笔者发稿后,收到《极限集邮者》金陵编辑部的征稿明信片,发现其图案就是著名的“清江闸”,这是不可多得的票前明信片,虽为专印,但弥补了无片之遗憾(图8)。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除近景中的“清江闸”外,还有其背后的建筑和中景的建筑两个题材。中景的建筑已经确认为淮安市的“漕运总督部院”,“漕运总督部院”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城区中心,与楚州区标志性建筑镇淮楼、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但其是近年恢复的建筑,所以没有早期片。反映“漕运总督部院”的明信片有两种,一种是2007年出版的《京杭大运河沿途风光》套片中的“淮安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图9),另外一种是2008年的金卡片(图10)。金卡明信片已经多次证明是很不错的载体片源选择,这次在“清江闸”邮票中再次得到体现。“清江闸”上面本身没有建筑,可我们从邮票上看,其上却有一座八角形的亭式建筑,这个建筑是什么建筑,名称叫啥?有邮友认为是淮安的“清晏园”,也有邮友说是“新清江浦楼”。笔者在网上反复搜素、查找,认为它既不是“清晏园”,也不是“新清江浦楼”。最后在淮安邮友的帮助下,终于搞清这座建筑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名字叫“醉笑天大酒店”(图11)。由于它正好在清江闸的河对面,又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所以被设计者拉进了画面,奇迹般的出现在邮票上。这个酒店估计不会有可制明信片。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拱宸桥”邮票 邮票也是由两个图案组成,除了拱宸桥外,还有票下方的“富义仓”。“富义仓”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当年繁盛一时的“天下粮仓”,也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运河航运仓储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富义仓”是2007年才重新修复的,所以2006年杭州源正广告有限公司制作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风光》片中的“天下粮仓——富义仓”就只能勉强制作(图12)。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千里通波”小型张邮票  小型张“千里通波”邮票的主景是运河围绕的“镇国寺塔”及周围建筑群,其右下与其隔河相望的建筑群就是高邮盂城驿。小型张邮票下方还有两处建筑,是实景绘画,经辨认,位于左下角的那座桥是无锡古运河水弄堂上的拱桥“清名桥”,其旁边的城楼则是苏州的盘门。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是无锡古运河上的著名景点。反映“清名桥”的明信片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的明信片,如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无锡》、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无锡邮资明信片》(盒装,牡丹图邮资加印)、2006年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无锡印象》(荷花邮资图加印)套片等中都有,其中的“清名桥(明)”、“千年古运河”、“古运河雪意清名桥人家”片等(图13、14),都可以制作。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苏州盘门始建于春秋(前514年),重建成于元末。城楼为1986年初夏重建。盘门是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它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瓮城相互组合而成。盘门城楼在1996年上过我国与新加坡联合发行的邮票。苏州盘门有很早期的明信片,但由于城楼是新建的,所以建议选用近期出版的明信片制作,1999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册式)片中的“盘门”片(图14)、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出版的《苏州》中的“吴门桥遥望盘门”片(图15)都是不错的载体。制作“清名桥”和“盘门”极限片时,建议带一点下边纸,这样可以使制作出来的极限片的效果更好,更直观。使用带边纸的邮票制作极限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早有实践者和作品,我国也有一些。虽然其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极限集邮者不喜欢,那也不要紧,不喜欢不制作就是。这枚邮票规格较大,达到90×50厘米,贴在片上的确有失美观,建议极限集邮者根据自己的收集专题和收集范围,适当、适量制作。

          《京杭大运河》邮票极限片片源续补

    关于《京杭大运河》邮票上述题材极限片的邮戳选择,笔者同样给出如下建议:

    “望海楼”选其在天津的所在地邮局“狮子林大街”邮局日戳盖销,或者选用天津市邮政局的风景日戳、纪念邮戳盖销;临清“舍利塔”选其所在地邮局“山东·临清”日戳盖销或者该市为其新启用的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日戳盖销;“清江闸”在现在的淮安市(过去的清江市),应选其所在地邮局“江苏淮安·和平路”日戳盖销;“漕运总督部院”在现在的楚州区(过去的淮安市),选其所在地邮局“江苏楚州·镇海楼”日戳盖销,如果届时淮安市及楚州区有临时日戳更好,上述两地的纪念邮戳也可盖销;“清名桥”居于运河之上,正好跨两个邮局区域,所以选其所在地邮局 “江苏无锡·塘南”日戳,也可选无锡市的纪念邮戳盖销,由于“清名桥”所处的运河正是两个邮区的分界线,所以,此片选“江苏无锡·清扬”邮局的日戳也是可以的;“盘门”选苏州“盘门三景”风景日戳盖销,或者选苏州市邮政局的纪念邮戳盖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