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2020-12-15 23:05:39)
标签:

体育

分类: 乒乓球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鲜花献给我的好老师
                    
   一、我的好老师是怎样练成的?
    我的好老师张亚楠曾经当过我的队员。她从小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有一眼看去就让人眼睛一亮的那种漂亮,一幅欧美人的轮廓,高高的鼻粱,尖尖的鼻头,高挑的身材,白而细腻的皮肤,清纯的美加上常带笑容的面庞,开朗的性格和认真的态度,是一名人见人爱的美女队员。
颜值高在演艺界、在节目主持人领域很有用,但在中国乒乓球界排不上用场,那里是一个高手如云,竞争十分激烈、打个世界亚军国人都不太满意的地方,那里要靠实力说话。
    她美而不娇。1977年,为备战第四届全运会,为了打翻身仗,为了能专心训练,我们一起到恩施来凤县搞封闭训练,但训练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卫浴条件差不堪言,典型农村的茅厕,没有淋浴,得自己用桶提水冲洗,地面是泥巴地,用水往身上一冲,泥水都会溅到腿上,这些恶劣的卫生条件,对女队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特别她是大队员,是备战的重点队员,又是美女队员,如果她发点牢骚和怨言,对整个队伍的备战士气都会起到消极作用,甚至会让人怀疑这种训练方法的必要性,但她一点都不娇气,积极想办法调整自己,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尽最大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使思想、技术和成绩都来了一个不小的飞跃,让自己和队伍很好地完成了训练任务,之后她步入了国家乒乓球队的殿堂。
她训练一贯刻苦认真,小时候,教练要求小队员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在房间徒手做正手攻球动作1500下,她会一丝不苟地完成。她能将平时的每一堂训练课做到像比赛一样认真,每次训练前她都会将球网的高度量一下,由于平时注重了网高的细节,在进入正式比赛时,对网高很适应,一般都能正常的发挥技术水平。
    她的刻苦与能从实战的需要出发进行训练,从注重细节做起,使她在乒乓生涯中获得一些成绩:
1976年获亚洲少年女子单打冠军;
1979年全国分区赛女单冠军,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运会女子双打亚军(当时湖北乒乓球女队历史最好成绩);
1980年全国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三名;
1981代表中国队参加津巴布韦和尼日利亚公开赛包揽冠军,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冠军和混合双打三项冠军。
后来参加各种赛事,也不断摘冠。
拥有运动健将的称号。是一位载入湖北体育年鉴的运动员。
    她是一位爱学习爱阅读的美女队员,在业余时间,她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飘》等大量的世界名著。
她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1981年,我们一起代表中国队参加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的国际公开赛,其间,她随身带了一本英语小词典,只要有空,她就主动地和外国人对话,不懂的就查字典。正是大量的阅读和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使她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为她日后华丽转身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学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欣赏她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动员退役问题一般是由省体委统一分配,退役者有的会选择去读书,年纪小一点的一般会就低进入学校学习。愿意参加工作的,体委会联系单位安排工作。那时,乒乓球运动员在社会上很受欢迎,很多乒乓球运动员得以进入公安局、铁路局、供电局、长航、税务局等不错的单位。而亚楠当时的情况是,她身在国家队,运动成绩不错,还有上升空间,运动员的待遇也还可以,有吃有喝有穿有工资,还有当时国人很难享受到的出国机会,即使几年后挂拍了,凭她的资历、技术、比赛成绩和人品,也有可能执教湖北乒乓球女队。那时对学历和文凭没像现在这样成为参加工作和晋升职位和职称的硬指标,但她不吃老本,急流勇退,遵从自己的内心,果断跨界转型,在人生的转折点,主动的选择走另一条路——上大学学英语。正如他喜欢的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中所描述的,走一条人迹少有的路。
    回望她的人生道路,她能将爱好变成专业,并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取得成就。乒乓球专业训练是要挑战身心能量极限的,她承受了三从一大的严格训练和激烈竞争带来的种种心理压力。学习英语,她要克服因缺乏系统学习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我不知道她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将基础知识补上的?我只能想象她一定如从事乒乓球训练一样,吃苦而毫不诉苦,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和成为一位大学英语副教授,与之相随的一定是身体和心智都承受了极大的挑战,但她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想做一名大学生,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的人生愿望。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我的老师是经过各种锤炼而成长起来的。
    二、师 生 角 色 换 位
   我曾努力的寻找机会,想得到一位老师的指导,弥补没有受到系统教育的缺憾,尽快摆脱那种说不出写不出如鲠在喉的痛苦,但一直未能如愿。我身边不缺乏老师,但因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成为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一路走来,体会到求教求学之路也是不好走的。
    机缘巧合,我和亚楠来了一个师生角色换位,昔日的美女队员,现今成了我的美女老师,而且是“全科”老师。
原来当教练的时候,体育界曾提出教练员要当“思想上的指导员,技术上的教练员,文化上的教员,生活上的保育员。”我在这些方面远远赶不上领导的要求,现在,我的美女老师在我身上做到了。
她指导我写作。
    我一直想学着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我的生活,但水平一直停留在写比赛总结,年终述职报告的层面上。对我所写的文章,她能坦诚、及时地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哪篇文章不符合逻辑,哪篇文章没有紧扣主题,哪篇文章结构需要调整,怎么用时代语言、实事求是地写,用词避免浮夸、虚夸,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不同凡响的人生才是好文章等等。针对我的文章,她语音留言指导一次可达几十条之多,更可贵的是,指导我在写作时要注意尊重他人尊重读者,避免使用粗暴语言。令人高兴的是,她跟我讨论——时不时地要跟我来一个头脑风暴,种种指导,从思想到用词,诚恳又具体,让我很是受益,这是多么难得的指导呀!
    分享她的阅读。
在疫情期间,她向我推荐的《西方哲学史》《科学史》《文明之光》等语音书,扩大了我的阅读范围,增长了一些知识。
分享她的生活技能。
    我这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食堂解决就餐问题,不太会做吃的,她来家跟我说:“年纪大了,要喝点酸奶,但外面买的酸奶又甜还含有添加剂,最好自己做。”她说干就干,迅速地在网上帮我订购了酸奶机、发酵粉、牛奶,现在我在家里天天可以喝到酸奶。
   分享她做面包的技能。
有一次我们路过她家门口,她送给我一个她自制的面包,回到家里,打开一看,面包还是热的,不论是外形还是口感,跟糕点店卖的的不相上下,我们一边吃,一边惊异她做的面包太专业了。
她知道我的老伴在欧洲工作多年,喜欢吃面包,决定亲来我家现场分享她做面包的技能,为了让我有直观的感觉,为了确保演示一举成功的效果,她将她家的面包机,面粉,奶油,发酵粉,坚果等食材一并备好带来,一进门就到厨房,带上围腰,让我站在旁边观摩,她一边操作一边给我讲解做面包的步骤......。面包做好之后对我说:“面包机就留在这里了,以后你自己做的时候,遇到问题问我,我好回答,如果你买个新的,机型我不熟悉,也不好回答你。”她说的理由很充分,不容我推辞。我遇到过好老师,但她是第一个上门面授还送设备的好老师。
     分享钢琴之乐
由于老伴做了一次大手术,我的出行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过好居家的日子,想学弹钢琴,一是丰富一下生活,二是想驱赶一下疾病带来的沉闷气氛,为此,我和六妹相约在别的地方学了一学期的钢琴,可到头连五线谱都还不认识,我们一致决定放弃不学了,正在望琴止步之际,美女老师来到身边,她热情的鼓励我们学下去,并相信我们一定能学好,她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打乒乓球多难呀,要适应那么多种打法,对手都是大活人,你知道对方要怎么变?钢琴键是死的,就那么多,认真练,赋予时日,定有收获。当然要成为演奏家那还是要天赋的,我们弹就是自娱自乐。”她对我们学钢琴的定位和对比,让我们重拾学习钢琴的兴趣和信心,她热情地帮我在ipad上下载学习资料,并把她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送给我,然后她自己又去买了一本,说是两人用一样的教材好沟通。
    跟她分享钢琴之乐的有我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在分享她弹钢琴的经验时,她能指出和解答我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她语言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在六妹弹《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六妹的轻重表现欠佳,她说“轻轻地一个吻,不能弹成恨恨的一吻吧?”一句话不仅让我们笑了,而且深深地刻进脑筋里,六妹在以后弹到此处时就轻柔多了。在我弹《布谷鸟》时她说:“雄雌布谷鸟互相呼唤亲爱的,我爱你,我也爱你,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在笑声中让我们体会曲子中的感情色彩。有一个孩童在弹一个练习曲时弹的很重,她说“这个曲子是一个问候语。”为了让孩童理解,她用不同的语气说了两句问候语:一句温婉轻柔,一句恶狠狠的,然后问小孩,哪句问候语好听?小孩一下理解了,说温婉轻柔的那句好听,并表示要将那温婉轻柔的问候语要弹给妈妈听,爸爸听,姥姥听......。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她常常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和语言做形象的解释。因材施教做得非常到位。
    她分享给我的东西很多,只要她发现我哪方面出现短板,她就及时地对我进行开发,看电视,她教我使用投屏技术,让我能在电视上自主地选择影视节目观看。见我老伴少言寡语,她就在微信里建立了一个英语口语小组,为对英语有兴趣的人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老伴饶有兴趣地参加这个小组的活动,开口说话了。美女老师很认真,每天在小组里发一课,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讲解知识点。
    老年人学东西很慢,而且健忘,她有极大的耐心等待我们学好,她很有爱心,很有方法,让我们这些老少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中进步。晚年能有一位这样的全科美女老师授业解惑,真的是一大幸福,她让我坚定了学海度余生的想法。
    我常被她的爱心、耐心所感动,她却说:“退休了,又遇到疫情,大家宅在家里,让我有时间可以和你交流;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就像同一首歌中唱的‘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我了解你的需求,理解你的的渴望。当然也要感谢互联网时代,语音、视频提供了及时和能面对面交流的条件。”
    看到她一步步的由美女队员跨界华丽转身为美女老师,真的由衷的高兴,在她青春年少时,不便赞美她的漂亮,曾从心里为她的漂亮有过担心,生怕因追求她的人太多分心而影响训练、影响出成绩,特别是在1981年与她一起代表中国队参加津巴布韦和尼日利亚公开赛期间,思想更是紧张,外国人太开放太大胆了,年轻的男子要与她交友,年纪大的男子想娶她做儿媳,我的神经时刻都绷着,默默祈祷在出国期间千万别闹出什么跨国爱情故事来。
    现在她成熟有定力了,我可以大大方方的赞美一下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外美内丰、文武双能的老师,她美而不娇,柔而不弱,热而不烈,成而不傲,愿我的老师永远年轻漂亮!
   亚楠除了知识丰富之外,还很好学,能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东西,热爱生活,让生活变得有趣、快乐、健康!
亚楠是我心目中的美女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1976年获亚洲少年女子单打冠军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赛场英姿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挂牌的喜悦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学生比赛获女团、女单、混双三项冠军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面授做面包技能
我的好老师——记曾经的队员张亚楠
                                                   面授弹钢琴技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