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转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又要到工作日了。忙忙碌碌一周,到了周五晚上,实在熬不住了,困意来袭,很早就睡了,周六的早晨醒得也早,躺着发了会儿呆,大概是大家都睡懒觉的缘故,没了往日的吵闹,整个小区比较安静,可以听见小卧室公主均匀的呼吸声。
想来公主每天早出晚归上学写作业也辛苦,所以周末的兴趣班都随她的意愿,不想去就不去了,有时间多睡会儿懒觉吧!上个周末语文布置了七八项作业,这个周末按她的话说是还不错,语文只有五六项,以前周五晚上就能把所有作业写完,双休日可以好好休息,可上了四年级之后,这就是奢望,周五晚上作业写到了11点半,还差几项,公主恳求我能不能第二天写,她有点儿累,看她实在熬不住了,就批准了。周六睡到自然醒,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公主爬起来开始写作业,滴水未进,一直写到了下午3点半才终于把所有作业完成。雨后气温降得厉害,我裹着被子躺在床上懒得动弹,公主也不想出门,娘俩儿就点了外卖对付了,边吃边看电视好不惬意。吃饱喝足,她看课外书,我看小说,一天就这么心满意足地度过了。
小时候瞌睡多,一到周末就不想起床,印象中妈妈周末也总是起得很早,她睡不着,也见不得我们一直躺着,反正收拾屋子也会故意发出很大的声响,就为了吵醒我们,见我们不为所动,到点儿了就把我和哥哥吼起来,那种感觉真叫一个痛苦啊!所以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公主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我不叫她,我小时候睡不成懒觉的痛苦不想让我的孩子再体验。如今的孩子压力比我们那时候大,学的课程增加了,难度也提升了很多,作业写不完,老师还总是额外加课、占课,属于他们的休息时间太少,周末也不得闲,或自愿或被迫上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睡眠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平时我要求她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周末了,我就把空间还给她,让她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让她能得到喘息的机会,我们成年人尚且需要缓冲和压力的释放,孩子更加需要。
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走了太多弯路,才慢慢跟自己和解,才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耐着性子陪孩子成长,最近一直在告诫自己少发火、少吼孩子,说话语气温柔点儿,别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大惊小怪。以前公主吃饭把干净衣服弄上了油点子,那是我绝对无法容忍的行为,现在我会在她不知所措、用担忧的、怕我发火的眼神看着我时安慰她说:“没关系的,回去先抹上点儿洗洁精,放置一会儿搓一下,再用水洗就洗掉了。”听了我这句话,她才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以前她捏黏土、玩儿起泡胶会把茶几和地板弄得黏糊糊,我就会气得冲她大呼小叫,让她用抹布擦干净,现在她依然会把桌子和地面搞脏,但我会心平气和跟她说,让她玩儿好了之后把桌子和地板擦干净,因为我刚拖过地,让她珍惜我的劳动成果,我发现她会很配合,还完成得很好。
公主小时候总喜欢把水灌进我和她爸爸的牙膏里,害得我们挤牙膏时被喷一脸水;再不就是把我新买的护肤霜掏空拿去跟橡皮泥掺在一起捏造型;还有一次大冬天,她把我的香水倒了半瓶子,跟水一起放进盒子,在阳台上冻成冰块,还给我展示她的成果,为此她没少挨揍,可是打骂只管一时,过不了多久她还会故技重施。后来我就问她为什么这么干?她说因为好玩儿,我说不能因为好玩儿就浪费东西,那样不对,你想做实验我给你买了专门的科学实验套装,以后不要再乱动我和爸爸的东西了,从那之后家里的日用品终于安全了。
有理不在声高,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很多情况靠大吼大叫是没用的。
有一天公主突然问我:“妈妈,我发现你最近跟我说话很温柔,怎么不像以前一样吼我了?”我说:“我发现发火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你跟我对着干,我得改变策略,打你骂你你依然屡教不改,还不如跟你好好说,让你心服口服。”摆正心态既是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对自己的宽容,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压力已经够多了,真没必要再逼自己和孩子了。公主犯的一些错误当时在我看来简直罪该万死,但现在回头想想真的都是不值一提的事,其实忍一忍就过去了,偏偏压不住心头的怒火,朝孩子发泄,按理说我是个成年人,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绪,却偏偏在孩子面前展露出自己最糟糕、最失控的一面,有时候还会借题发挥,把工作中的压力、生活中的不如意都转嫁到孩子头上,让她经常眼含恐惧。收拾完孩子我又后悔,恶性循环,总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自己也是那个屡教不改的人,反而是公主,每次在我发火之后,还愿意主动亲近我,跟我寻求拥抱,没有嫌弃我、记恨我,我应该向她学习。
最近,她总是渴望与同龄人一起玩耍,我也会让她跟同学多多走动,去小朋友家玩儿,或者请对方来我们家做客,让孩子们学会相处,自己处理矛盾,为她今后的成长做好铺垫。四年级之后,孩子的成长速度明显加快,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适时引导、慢慢放手。
“宝贝啊,我不想拖地了怎么办?周末了好累不想动弹。”
“那就别辛苦自己了,不想拖就不拖,周末本来就是用来休息的嘛!”
“好吧,那我就当看不见,反正我自己家,除了我谁知道地板脏不脏?等我什么时候想拖地了再拖,放过自己。”
“对呀!”
“今天不做饭了,咱们出去吃吧!”
“哦,太棒喽!吃饱了咱们再去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