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土耳其有多西化?

标签: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分类: 环游世界 |

来到土耳其之前,知道这是穆斯林世界唯一一个现代民主的国家,当初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致力于要脱亚入欧,甚至抛弃了原用的阿拉伯文字,改用拉丁字母。如今的土耳其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伊斯兰教不是国教,没有阿拉伯国家那么严格的清规戒律,社会相对宽松、包容。
那么,如今的土耳其有多么西化呢?
几天的感觉是,这里的风土人情距离埃及等穆斯林国家更近,而距离欧洲更远。即便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她的欧洲部分一样是中东情调。
和埃及一样,这里一小部分人热衷宰客,另一部分人则为他们的同胞义愤填膺,为被宰游客打抱不平。和埃及一样,这里开车杂乱无章,遇到堵车时集体鸣笛,狂躁不安。和埃及一样,这里时不时看见穆斯林跪拜祷告,貌似虔诚。和埃及一样,这里的人们似乎对东方游客充满好奇,要么搭讪,要么合影。和埃及一样,这里的人街上发生冲突可能争吵,但决不动手。

这里一样有大巴扎,有4000多家店铺,货物从廉价到高档,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是鲜见顾客购物,估计都在防范被宰。

这里街边卖栗子的、玉米的,随处可见。他们起早贪黑,实在辛苦。

中餐太少,偶见一中餐馆,大红灯笼高高挂,名曰长城饭店。

这里到处是历经沧桑的欧式建筑,宛如走在葡萄牙某破旧的街道。

街边擦鞋的师傅,还配备了外观考究的家当。

街道虽然破旧,但还算干净。

真正有味道的是这些年久失修、外墙斑驳的老楼,和意大利有一比。

11月的伊斯坦布尔,游客云集,摩肩接踵。


这里一样有大巴扎,有4000多家店铺,货物从廉价到高档,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是鲜见顾客购物,估计都在防范被宰。

这里街边卖栗子的、玉米的,随处可见。他们起早贪黑,实在辛苦。

中餐太少,偶见一中餐馆,大红灯笼高高挂,名曰长城饭店。

这里到处是历经沧桑的欧式建筑,宛如走在葡萄牙某破旧的街道。

街边擦鞋的师傅,还配备了外观考究的家当。

街道虽然破旧,但还算干净。

真正有味道的是这些年久失修、外墙斑驳的老楼,和意大利有一比。

11月的伊斯坦布尔,游客云集,摩肩接踵。

总之,这里还是一个中东国家。土耳其一心要加入欧盟,恐怕任重道远啊!
前一篇:土耳其邂逅的德国导演
后一篇:土耳其的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