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箴言 |
毫无疑问,盲目地跟随群体是结果将是注定失败的,而大部分人却喜欢融入群体中,希望通过融进群体来分享快乐和分担痛苦。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当理性的个体融进群体之后,个体的理性和判断力将会消失,他不会再利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而是被群体的行为和情绪所代替。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真正的运行本质,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那么,他又怎么可能脱离群体思维而独立思考和决策呢?
1、
不同投资者在市场涨跌中的心理
“在股市中,有些投资者努力追踪股价在交易范围内所发生的短期的、迅速的变动;有些则想卖出或减持手中的股票,但又觉得在该交易范围内股价过低,于是等待价格上升后再卖出手中的股票;还有些人可能想买入或增加手中的股票持有量,但是又觉得在该交易范围内的股价过高,于是等待股价下降后再采取行动;另外有些人出于战略角度考虑,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打算长期持有该股票,从而在市场中表现得并不活跃。其中,最后一类投资者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无关。我们虽然将长期投资者排除在外,但是并不代表股市中那些著名的、被认真研究和分析过的公司就不会受到大众心理的影响。”
2、股票没有“合适的价格”
“对于股票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合适的价格’。对于什么是合适的价格只存在着一些学术概念、估计和计算。现实中存在着市场定价,但是这一价格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会自觉地接受它。市场的存在是由于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自然想以最低的可能价格购入,而卖方显然希望以最高价格卖出。
“当股价明显沿着上升的方向运动时,在股市中的卖方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果他们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并且对加工抱持比较现实的想法,他们就可以等到市场将股价定位在他认为‘合适’的价位上以后再采取行动。
“当股价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时,相应地,股市中的买方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并且他们所认为的、‘吸引人’的价格和众人都认为合理的价格相比没有什么偏离的话,股价会慢慢升至那个‘合适的价格’。买方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他没有购入的压力。他不用做出被逼无奈的选择。如果股价没有下降至他们感到满意的仓位,他们只要离开股市,暂时忘掉股票,耐心等待其他机会就可以了。而对于卖方而言,他们就没有这样的选择余地。如果股价并没有升至卖方认为‘合适的价格’时,他们就只能接受这一比他们所期望的要高的价格水平,否则就会血本无归。”
3、多数时间盘整,少数时间突破
“当股价走势向上,或停止下跌,或出现较长时间的盘整(即股价出现横向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线图来探讨心理作用机制在股价的确定中如何发挥作用。不管是对于整个股市而言,还是对于单独一支股票来说,股价走势出现盘整是大多数情况。如果我们忽视股价的整体走势是上升或下降时,尤其如此。市场中实际发生的股价变化十分迅速。因此对于整个市场或单一股票而言,在出现新的股价走势之前,需要经历一段盘整相位,以蓄力量,实现新的突破。这种力量积蓄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心理机制对股价的作用也就越强。当股价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盘整后,人们的心理因素会积蓄已久,突然出现爆发,从而导致股价出现上升或下降的强劲走势。”
“……交易范围持续的时间越长,被吸引到交易范围的股票供应者越多,因为只有在交易范围内才能达成交易。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时间因素很重要。对于投资者(卖方)来说,要接受一个比他以前所预想得低的价格,需要一段时间。在前两类群体中,投资者拒绝卖出股票的情绪是逐渐低落的。股价的盘整持续的时间越长,心理机制的作用就越强。在这一阶段中,经过较长的时间,心理机制的作用趋于饱和,这将导致股价出现强劲运动——上升和下降。”
“……必须注意时间因素。对于一个高于自己所预期的价格,投资者(买方)从拒绝接受到可以接受,这一态度变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投资者拒绝购入的情绪转变得比较慢。盘整相位持续的时间越长,心理机制的作用就越强。在这一相位内,经过足够的时间后,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力量积蓄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股价出现向上或向下的强劲运动。”
4、真正的领导者是价格本身
“当股价沿着投资者所认定的方向移动时,投资者会觉得很得意,热切地期待着股市发生下一轮波动。但是,当股价运动方向与投资者所预期的相反时,他们会很生气、沮丧、焦急,急切地等待股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投资者越是感到激动、热切或沮丧,承受很大的压力,他(她)就越容易失去独立性,而选择和其他人一样的做法,跟随着群体中的领导者行动。
“……真正的市场领导者是价格本身。与其他群体中的行为不同,金融市场中的大众行为可以通过两个简单的变量来进行研究:(1)价格变化;(2)成交量变化。这两个指标可以显示市场中大众力量的情况。众多投资者持续跟踪着某支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明显沿着某一方向移动的股价变化一直都在充当大众领导者的角色。在强劲的牛市中,大多数投资者都积聚在价格上涨这面旗帜下,向它表达自己的崇敬和忠诚。在熊市中,价格下跌被视作一个严厉、暴戾的君主,在它的脚下跪倒着很多被征服者。”
“当股价大幅运动使得人们或激动或痛苦时,金融市场里充满了情绪化的投资者,这时就会形成大众行为。股价长期走势中最后相位上的股价加速运动,和股价突破长期趋势的向下或向上运动,都对大众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我们已经得出金融市场中形成大众行为的3个基本条件。(1)所有的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目标——赚钱。与其他的市场参与者相比,他们的目标更容易辨认。(2)买入或卖出的决定对投资者的情绪有一定影响。在市场中,痛苦或快乐的情绪都很容易形成。这使得人们更容易适应和接受关于价格运动的普遍存在的观点。(3)股价沿着某一明显的方向运动,履行着大众领导者的职能。”
5、个体的复杂,群体的秩序
“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具有不同背景、经历、价值取向和资本量的个人投资者会采取一致的行为,即使他们彼此互不相识,也会如此。在某一特定的市场条件下,股价在交易范围内长期波动,会使投资者产生沮丧、焦急与痛苦的情绪。这些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使其逐渐趋同,而且我们可以预测出这一趋同行为。这一心理作用机制为股价有力地突破长期存在的交易范围(股价迅速且大幅地上升或下降)时形成大众心理提供了条件。”
“当人们的心理状态趋向饱和时,就会形成大众行为。股价强有力地突破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交易范围,这一情况对大众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人们会变得很情绪化,或惊恐而忧虑,或贪婪而高兴,很快由一个单独的个体转变为人群中的一员。当投资者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不知所措的时候,总会仿效其他大多数人的做法。当股价向下突破时,人们最合理的结论是很多看涨的投资者都加入了看跌的投资者的行列。当股价发生向上突破时,相反的情况就会发生:看跌的人越来越少,而看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是变得情绪化、犹疑不决,就越可能追随群体的行为,接受大多数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