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都市生活 |
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医保IC卡,那医保IC卡上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医保IC卡上的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记入医疗IC卡,资金额度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二是由医保管理部门从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医保费用中划拨的资金。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医保额度一般为员工工资收入的6%,医保管理部门会将这6%中的30%存到该员工的医疗IC卡。其具体存入比例视年龄不同、地方不同而异,一般而言,45岁以下者存入30%,45岁以上者存入50%,退休人员存入75%。
那剩下的那部分钱会存到哪里去呢?医保管理机构会将剩下的钱存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中去,当参保者需要大额医疗费时,便可以使用社会统筹医疗基金。
灵活就业人员怎么办理医保
麦先生以前在工厂里上班,后来他下了岗,便成了灵活就业人员。没了单位,意味着自己没有医疗保障,那么,像麦先生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该怎么办理医保呢?
其实,灵活就业者可以到当地的社会医疗保障中心办理基本医疗保障。一般只需要准备身份证、一张一寸彩照、养老保险手册、近期养老保险缴费收据和以上各类资料的复印件各一份,然后到医保中心的登记处将以上资料递交给经办专管员进行办理。
在办完手续的三个月之后,灵活就业者就可以领取医保IC卡了。灵活就业者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是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划入,不同的地方划入的比例不同。以麦先生为例,当地45岁及以下的按1%划入,45岁以上至退休的按1.4%划入,退休人员则按3.8%划入。以2004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933元/月为例,麦先生今年42岁,因此按933元的1%每月划入其个人账户9.33元。
哪些人才算“灵活就业人员”呢?“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指以三类形式就业的人员,一类是自我雇佣者,指自己成立企业既当老板又当员工;第二类是自由职业者,指以个人身份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人,如自由撰稿人;第三类是“家庭帮工”,指为家庭企业工作的人。
那跳槽者的医保又该怎么办呢?参保的人员在参保的区、县内流动时,只转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不转移个人账户存储额;跨区县或跨统筹区县流动时,则需在转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同时转移个人账户存储额。
有了医保还需要重大疾病险吗
很多地方政府规定,单位和个人在缴纳了社会医疗统筹保险基金后,还必须缴纳大额医疗补充保险,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治疗费用超过医疗保险规定金额后,也可以放心就医。在缴纳补充医疗险后,患者只需要承担5%至30%的医疗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补充保险是有上限的,并且各地的规定也各不相同,一般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不等。对一般人而言,10万元至20万元的保险金额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需要更全面的保障,可以到保险公司选择一些重大疾病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