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日志 |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主要内容:作为没有成熟的学生,在还没有很明确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的情况下,只有要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中学习。本文就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做了粗略的概述。
一、好多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二、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现阶段,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读书漫无目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糊糊涂涂地打发时光,学习上松松垮垮,敷衍应付,毫无上进心,细究原因就是缺乏明确长远的学习动机。因此,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一)、树立理想,把握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在中考前夕,学生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考不上高中,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一次题为“把握命运、前途光明”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我引导学生朗读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接着,10位同学先后上台讲了:司马迁发愤撰《史记》;闻鸡起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十个小故事。从这些名人身上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多种激励手段并用,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人
1、榜样激励
2、能力激励
3、语言激励
.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班主任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在批评学生时,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而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因而,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总是亲和地拍拍学生的头,表示颔首或鼓励,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会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
(三)、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独生子女学生之间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80%以上,而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对这类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训练方法,以改造和训练学生克服不良个性的教育方法为主。使他们拥有一颗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宽容心,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的“磨合期”。对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去年某班有个学生方某某,由于家庭贫苦他上完初一就辍学外出打工,去年他返校随原班就读初三,第一次月考惨不忍睹,三科成绩在30分以下,他心灰意冷,几乎想放弃学业,这时老师向他伸出鼓励之手,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失败原因,重新制定新的奋斗目标,最终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努力,以656的高分考上某某一中。
(四)、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会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必须改正错误,以做到公平教育,才能消除学生因此而产生的矛盾。在这方面教师要给每一位同学发挥的机会,和每一位同学谈谈心。

加载中…